是谁把他“逼”到正法修行道上来的? 3
一位久未联系的朋友突然打电话给我,就为了向我这个佛弟子吐槽他刚刚被一群学佛的人口诛笔伐的惨痛经历,并且向我痛斥当今佛教乱象......
一位久未联系的朋友突然打电话给我,就为了向我这个佛弟子吐槽他刚刚被一群学佛的人口诛笔伐的惨痛经历,并且向我痛斥当今佛教乱象......
因果公正无偏,不会袒护任何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必定要报。切不要被什么“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迷惑了......
一般人常以為死了就完了,一死百了,但佛法上说,众生在未解脱生死以前,於六道中轮回,转折流离,受尽诸苦,不得解脱,所以人的生死才成為大事,叫做生死大事。
一盘盘法音,如醍醐灌顶,让我反省自身,原来我只是嘴上念佛,而身、口、意三业并未学佛,更未修行,那如何谈得上成就呢?犹如缘木求鱼,简直痴心妄想啊!
对于普通众生,有限的福报肯定经不起挥霍浪费;对于修行人来说更不可以自恃福报增长而随意挥霍,错谬因果。
做人,最怕的就是不知足,欲望多,还贪心。不知足,就很难快乐;欲望多,只会给自己戴上枷锁;贪心,迟早会害了自己。
佛陀说“不要数他人珍宝”,这句话惊醒了我。我突然理解到,一直以来喜欢跟他人分享什么空性啊,般若啊,不仅是在“数他人珍宝”,而且是落入“认空谛说理,离实修行持”的邪恶知见而不知,甚至是误人慧命,自背罪业。
我们修行是在生活的一言一行中修持,处理世事是增益还是损减了?有没有遵守佛菩萨的教诫?常常问一问这两个问题,相信我们会逐渐提高自己的决策力。
从前,有两个年轻人因无人管教走上了邪路,整天偷鸡摸狗。有一天,两个年轻人在偷别人东西时,被人发现了,村民们把他们两个抓了起来。 村民准备把他们送到官府。这时,被一个寺庙住持碰到。寺庙住持痛惜两个年轻人的前途,于是向村民们求告,希望能让他把这两个年轻人带回寺庙里,教导他们走上正途。...
常听到身边学佛的朋友说,这个很难,那个很难,戒杀难,戒色难,戒贪难,戒嗔难……有些人,还没开始修,就自己把自己难倒了,自己给自己设限了。他们忘记了,每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但他们却常常自己设限,认为修行很难,而忘记自己佛性之“本能”,也就只能永远在轮回中打转,无法跳出“三界”之囚笼...
修学佛法,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离不开循序渐进、日积月累。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如果既不符合事物的客观逻辑、法度,又冒失躁进、不切实际,那么最终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反之,如果凡事慢条斯理,往往又会错失良机,与成功失之交臂达不到目的。
我在一家世界零售五百强的日企担任中层干部,应该可以算是白领阶层,但却一直处于高速奔波的工作状态中,又常出差。我一直以为高负荷的工作压力,必须大量补充高能量食品,才能给疲惫的身体充充电,久而久之,我自然是吃饭“无肉不欢”了......
悠长的磬声在寺院里回荡,早课开始了。 庄严的大殿里,出家众和居士们分列排班。 这时一条黄色的狗急匆匆跑了进来,它进门后趴在拜垫上,跟大家一起做早课。 这只小狗叫缘缘,很小被送到了寺院。 初来乍到时,它非常淘气,不仅乱叫,喜欢叼鞋、叼厕纸,还随意大小便。 经过出家师的教育和引导,它...
在没学佛之前,我认为只要心是善良的,愿意去做一些好事,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去损人利己,就是一个好人。我当初并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皈依。
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对关于女性修行学佛的话题进行探讨,但总因没有找到恰当的切入点而搁浅,直到前两天一位师姐的突然离世,一整夜连续唱诵佛号的我,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得以宣泄,才令我模糊凌乱的思路豁然变得清晰而欲罢不能。
佛弟子或信佛之人都有供养佛菩萨的的心与行,以报佛菩萨护佑加持之恩。但如何做才是对佛菩萨真正的供养呢?或者说,我们真的知道如何供养佛菩萨吗? 很多人都认为烧一柱高价的香、叩几个头、供花供果、吃斋念佛、或捐大笔的金钱、或给佛像装金、或修建寺庙,就是对佛菩萨最好的供养了,甚至还有人以此...
我平时走路习惯俯视,与人交谈总是小心翼翼,本以为这只是一个动作,说话小心也只是怕说错话而已。 没想到,有一次同学聚会,好朋友的一句“我认为你是一个自卑的人”令我听后很吃惊,于是问她:“大家都知道我很坚强,抗挫能力强,你怎么会这样说呢?”朋友的回答更令我意想不到:“首先从你的走路、...
巧玲并不缺钱,家财万贯现在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但,巧玲家底殷实,肯定名列其中。但,巧玲那是小钱难出门,大钱不下炕,存折儿上的数字只能上涨,不能下跌。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巧玲花百万娶了的媳妇。悭吝比她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巧玲最后还是败下阵来......
我的倒霉体现在健康状况,大病没有,小病不断。小小年纪腰膝酸软,倒霉的我,亚健康的我,常常萎靡不振。直到 2016 年开始接触佛法以后,不但让我告别了亚健康的生活方式,还使我的生命走向了柳暗花明的又一村。
一说起老居士,常常会令人肃然起敬。因为,他们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格外的善良和虔诚,寺庙跑得多、佛学知识也懂得多,讲起佛理头头是道,做起事情来也有条不紊,能给佛弟子们带去很多帮助。因此,许多初学佛者自然喜欢亲近老居士。然而,不少老居士也有非常可怕而能危害自身和他人的一面,那就是“所知...
搜索当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