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放在明日做”,此念起时,已播堕落因种
“修行放在明日做”,我不禁想到,这无疑是所有修行者都难免会遇到的问题吧!......
“修行放在明日做”,我不禁想到,这无疑是所有修行者都难免会遇到的问题吧!......
广大佛子一定要注意,空有名头,没有实相了义佛法的人,其名头再响,那也是银枪镴枪头;那也是绣花枕头稻草芯;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马屎表面光,里面一包浆。这样的师,充其量是名师而绝非明师。
我们在世间行走,所有的利他,本质上都是利己。
这些人知道对外人发脾气可能会失去利益,或名誉受损或受到伤害,所以会隐蔽内心真实想法而虚假地忍辱负重,维系表面和乐融融。而对家人就没有任何顾忌,觉得没有多大损伤。
因加州山火肆虐,2 月 20 日聖蹟寺及聖格講堂的法師和義工們將五個貨物架慈善物品分別送到帕薩迪那動物之家,以及白色紀念教堂......
一只紫蓝色的珍珠鸡偏着头,看着我。它有胭脂色的红鸡冠,耸立的尖嘴,羽毛上带有圆形的白色斑点,像散落的珍珠一样。却不幸的将要遭到我嫂子的宰杀。回到家里,我一头扎进佛堂,祈求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慈悲加持我嫂子,让她放过那只鸡,我不能眼睁睁看她杀生造业。没想到我的祈请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看似普通的一个中午,平地起了一声惊雷。小弟来电告诉我:二侄子在上班时间晕倒了! 二侄子是大哥家的孩子,刚三十岁出头,一米九的大个子,一百八十多斤,一直健健康康的,什么病症都没有。我想,应该没有什么大事。这几年无论亲戚朋友还是小区里的邻居,突然晕倒的,轻点是低血糖,严重点可能是心肌...
其实,生活之中本来就是如此,一切的善都从小善开始,小善不做又何以成就大善、妙善呢?是故,佛陀教导我们,不论大善小善,无一善不修。无论大恶小恶,无一恶不断。大慈大悲是每一个学佛修行的佛弟子的本职,因为法界中找不到一个没有慈悲心的菩萨,也找不到一个没有慈悲心的众生会成就解脱。
我出生在一个充满“硝烟”的家庭。父母经常吵架,哪怕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琐事,他们有时也能吵个天翻地覆,好几次准备离婚。2015 年,因想要治疗令人烦躁而痛苦的疾病,母亲开始学佛,开始了以磕大头、持咒、闻法等为主要功课的学佛历程。慢慢地,家庭的变化,让我深感佛法的神奇和伟大!
有一位禅师的弟子好抱怨。禅师拿一把盐洒在弟子喝的一杯水中,弟子一喝说:咸的发苦。 禅师又将更多的盐放入湖中,再让弟子喝湖水,弟子喝湖水后说:纯净甜美。 禅师教化弟子说: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味取决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水? 放眼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众生无不是业...
为什么要学佛?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物理学家杨振宁接受白岩松采访时说:“物理研究到尽头是哲学,哲学研究到尽头是宗教。”而爱因斯坦早就为这种宗教做了确定,他说:“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宗教不但不与科学相违,而且每一次的科学新发现都能够验证她的观点,这就是佛教。” 当代...
佛弟子们经常会在一些特定的日子放生一些活物,这是基于佛陀教导,慈悲六道有情依缘救度。 南无羌佛在《极圣解脱大手印》中教导我们:“故一切众生无始至此皆我父母,皆我亲情眷属,而我的父母为了我们辛苦劳累病痛,无私付出,他们的心思精力全是为我耗尽的,应该说直至为我活活累死,……我当马上施...
几年前,有师兄姐跟我说要学佛,当时我认为学佛是退休以后才做的事儿,趁年轻应赶紧奔事业多挣钱。而且认为自己是个好人,只要有善心,不去害人就行了 。至于听到无常,更认为那是所有人都要经历的事儿,没有什么可怕的,从未对无常升起过真正的警觉 ,所以,内心深处对学佛没有迫切的需求。 直到比...
什么是三千大千世界?《大智度论》中说:“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有一千个中千世界,一个中千世界有一千个小千世界。一个小千世界里面,有一千个日月世界,而我们地球人类,只能看到其中一轮日月,代表只能看到一小千世界的千分之一,即一小世界。
为了生活我不断赚钱,满脑子都是钱钱钱,赚钱买大房,买豪车,供孩子上名校。我像“拼命三娘”一样只顾往前冲,只想生活更舒服,却忽略了家庭的稳固!欲望会不断膨胀,有了房和车,我就想拥有浪漫的爱情。婚外情便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脑子里充满了不知羞耻的想法,晚上可以彻夜不归家......
2020 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中国大江南北。在世俗人的眼里,有些人真幸运,本在这个城市,却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离开,躲过了灾难。看似偶然,实际一切皆是必然的因果使然。在因果网里没有任何侥幸可存,即使学佛的人,没有成就解脱之前,同样不能逃脱因果的束缚。 学佛不是一帆风顺...
前段时间,同学群里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为什么而争已忘记了,只记得有位蒋同学的观点非常偏激,同学们虽不赞同却也不愿意与他争辩,可他仍不依不饶,非要让其中一位同学跟他说个清楚,结果这两人一番唇枪舌剑之后不欢而散。 记得毕业后十年,我曾和这位蒋同学见过面,当时他说自己在学佛,似乎还看了不...
我从小就在众兄长的牵挂中长大。曾经,我很享受这种牵挂,从中感受到兄长们无私的爱。又有好长一段时间,我特别逆反这种牵挂,感觉兄长们很“小看”我。直到我学佛后,突然发现,被人牵挂是享福,而牵挂人是在给自己培福。而除了兄妹情缘外,更有一种牵挂,那是来自久远,是生生世世的承诺与爱,它叫“...
千百年来,福禄寿全是人们毕生追求的理想境界。但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位老寿星却希望早日离世。长寿没有给他带来幸福喜乐,反而给了他孤独和空虚,寂寞与悲伤......
搜索当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