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言快语是恶语吗?珍惜身边对我们直言不讳的人吧!
作为佛弟子,我们不能沉迷于恭维的甚或阿谀奉承的好听话,应虚心接纳忠言指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们也不能傲慢无礼,抗拒遮掩自己的过患,
作为佛弟子,我们不能沉迷于恭维的甚或阿谀奉承的好听话,应虚心接纳忠言指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们也不能傲慢无礼,抗拒遮掩自己的过患,
为什么很多人能树立目标,实际行动力却不足呢?为什么最初的目标都挺好,一做起事来就脱轨呢?原来,人人路上有只“拦路虎”,这个“拦路虎”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对于普通众生,有限的福报肯定经不起挥霍浪费;对于修行人来说更不可以自恃福报增长而随意挥霍,错谬因果。
逢年过节杀鸡宰猪,那是在以前物质比较匮乏的时代,穷人家的行为。而如今已不是需要茹毛饮血的时代了,讲究高雅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依然大鱼大肉,油腻荤腥,显然已经落伍......
南无阿弥陀佛说临命终时一心不乱念佛,都要把念佛的人接到极乐世界去。南无阿弥陀佛的话从来没有妄语,因为衪是佛陀,妄语就不是佛陀了。
纵观几位富豪贤达,他们对财富、地位的认知,决定了他们思想境界的高度,也影响了他们人生最终的归宿!看着他们,我们也思量一下自己的人生,对世法与佛法的态度,应如何摆正?
有一位做实业的郭先生挣了大钱。于是他想回老家建房子,以便年前可以住上新房。於是他请来的知名“大师”说,结合郭先生的八字,用万年历一查,超过一百天没“吉日”。这样的话,郭先生家的房子,年前肯定没办法建好了。郭先生觉得应该找高僧大德或善知识解答一下心中的疑惑......
最近网上爆火的一个问题:“既然所有的生命都要死亡,那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2000 万的浏览量,近 8 万条回答,令我意外的是认可度最高的答案竟然是“没有意义,只是为了活着。”似乎每个人都找不到存在的意义,对于人生的意义更无所适从! 那么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曾经在不同...
无论你伤害了谁,从长远来讲都是在伤害你自己。或许当时并未察觉,内心也不以为然,但实际上终究会绕回来。
生活中,一旦遇到危难、重疾、不顺等,用常规方法又难以解决的情形时,往往众生就会寄于烧香、拜佛、求保佑,希望借由佛菩萨的加持来渡过难关,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无事不登三宝殿”。然而,一当渡过难关后,往往又失去了觉苦的动力,对佛菩萨的慈悲加持也全然抛之脑后,继续沉溺于为求利的忙碌之中,...
孩子手上还在一滴一滴不知道从哪里流着血,滴在地板上。就看到手背瞬间淤青了,肿得像个小馒头。我告诉外甥女:“不要害怕也不要哭,赶紧念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外甥女非常听话,她止住了哭声,和我一起恭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
古往今来,在人生旅途中有所成就的人,必然是心诚志坚,能自我激励,能“自燃”的人。因为生活还是那个生活,心境不一样,结局就迥然不同。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时,不妨把暂时的困难当作黎明前的黑暗。因为喷薄而出的朝阳,会带着希望的旭光!
一本《细节决定成败》的著作问世,它迅速在社会上刮起了一股“细节风”。然而,我在生活和学习中却发现,“细节决定成败”不是真理。因为这句话缺乏指导的“灵魂”——“正确方向”。因此,我认为细节只能是影响成败,而不能决定成败。只有正确的方向与细节执行到位,两者完美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取得...
苏轼之所以被后人敬仰,除了他才华横溢的诗词作品之外,其实,更重要的是他面对人生困境和挫折,不畏惧,不退缩,勇敢跨越的处世哲学。
2019 年 10 月 2 日,我与同修们 20 人来到了这里,一座始建于乾隆年间的禅寺,我们将在这里度过为期 4 天 5 夜的寺院生活。主办方强调这是一次“封闭式的清净闭关”,因此我们到寺院后手机一律上交。我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没有手机的生活......
2012 年,抱怨、愤怒、抑郁的我被检查出患早期肺癌。动过手术后,一位大学老师开始引导我学佛。她带我闻听了从未听过的“轮回”、“无常”、“因果”、“修行”。佛陀的法音教化如同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丑陋,但假如我没有学佛,“原生家庭”的阴影将会一直弥漫下去……
百问百答是什么概念?小时候,我们知道有《十万个为什么》,装着千奇百怪的提问与回答,好像知识的“万花筒”。可等我们长大了,才发现那些知识只不过是宇宙里的一粒粒微细的沙子。
一年旧岁去,己亥春风来,时间如逝水,已是近惊蛰。春节虽已去远,但我还能回味起那淡淡的温馨。那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温馨。我独自坐在窗边,凝望着宁静的夜空,思绪纷飞,一幕幕往事浮上心头……
为了对治烦恼,我们选择了学佛,可是学佛后的生活未必如我们想象的就断除了烦恼,有时反而是因为学佛带来了烦恼。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过年回家的一次狼狈经历,让我对此有了深深的体悟。
搜索当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