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苦难,许多人只在书本上、电视中见过,而他实实在在经历过。
4 岁,正是虎头虎脑的年纪,绝大部分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可他 4 岁丧父,母亲精神失常。而后,哥哥姐姐不堪忍受窘迫的生活,相继离家。
10 岁,大多数孩子还处在调皮捣蛋的时期。他却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与“疯娘”相依为命。
他,就是刘秀祥。一个经历种种磨难,仍然砥砺前行的勇者。
刘秀祥,1988 年出生于贵州望谟县的小山村,2008 年背着母亲上大学,2012 年毕业后,他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家乡当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
他曾获得感动临沂年度新闻人物、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五四青年奖章、贵州省十大杰出青年、贵州省劳动模范、省级德育讲师、高考教学质量特殊贡献奖等多项荣誉,还曾两次入选“中国好人榜”。2018 年,他被评为“中国好教师”。2020 年获得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最美教师”的荣誉称号。2022 年,他又多了一层耀眼的光环——二十大代表。
荣耀与掌声过后,我们来看看这些光环的背后,他是如何负重前行的。
刘秀祥的童年充满了坎坷,别人在玩耍,他在打零工、捡废品,有时还冒险跟大人去陡峭的山上挖药材卖钱。他和母亲靠这些收入勉强果腹。
尽管生活艰苦,但刻苦努力的他,仍以全县第三的成绩考上县城最好的中学。
接踵而来的是学费怎么解决,还有母亲如何照料?从家里到县中学要好几个小时,每天来回时间肯定不够。
他毫不犹豫地决定:带着母亲去县里上学。由于没钱租房子,他就在山上搭了个简易的窝棚。
白天上学,晚上他就出门捡废品,一周赚 20 多元,那是他和母亲的全部花销。
到了高中,开销更多,离家更远,他们连山棚也住不成了。
刘秀祥利用假期在工地干苦力攒下钱,租了一个猪圈,和母亲住了进去。几张破旧的塑料布一包,就是他们的新家。
猪圈夏天漏雨,冬天漏风,但刘秀祥从不觉得苦。因为从小苦惯了,很少尝到甜。因为他在走上坡路,求学就是充满了希望的路。
但他也有感到崩溃、无力的时候。他高考落榜后,没人帮助,没人开导,没人安慰。
但是,当他翻开日记本时,被自己曾写下的一句话点醒:当你抱怨你没有鞋穿时,你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他不能消沉,更不能认命。因为母亲需要他,他必须坚强,他要为母亲撑起一片天。
重新振作的他认识到——改变自己的人生,唯一的途径依然只有读书。
积淀一年后,2008 年,刘秀祥顺利考上了大学。他再次背起母亲,踏进了校园。
刘秀祥一进大学,就成了名人。他背着母亲报到的照片被人拍下,一篇《贵州孝子千里背母临沂求学》的报道横空出世,瞬间让人潸然泪下。
无数人被他的经历打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可刘秀祥一一谢绝了。
他说:“一个人活着,不应该让人感到同情、可怜,而应该是活着让人可亲、可佩、可敬。”
他习惯了依靠自己,还尽心尽力帮助着他人。从初中开始,他就默默资助三名贫困学生,其中两人分别于 2009 年和 2010 年考取了大学。
大学毕业那年,有企业给他开出了 55 万元的年薪。他拒绝了。
他惦记那片贫瘠的故土,在他曾经绝地求生的山村,还有许多和他一样的孩子想要走出大山。只有成为一名教师,才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孩子们。
“读书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这句话饱含着利他之心!
他发起了“助学走乡村行动”,骑着摩托车,将自己的故事录入小喇叭,走村串寨劝学。
近十年时间,他骑坏了八辆车。家长不同意,他就耐心地一家一户地劝。有的学生没钱,他就自掏腰包付学费。为此,他掏空了自己为数不多的积蓄。
以前,有很多企业想花大价钱请他去做励志讲座。不愿“卖惨”的刘秀祥都拒绝了。后来,他终于点头,前提是:“你必须要资助我两个学生。”
2020 年,刘秀祥工作室成立,工作室的工作内容包括励志演讲、教师培训、学生德育教育和贫困学生资助。目前,刘秀祥工作室累计牵线对接资助学生 4000 多人,资助资金超过 1000 万元。
改变命运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发光。不仅点亮自己,还照亮别人!
面对“苦海中泡大”的刘秀祥,谁还有理由抱怨自己原生家庭的不幸?
谁还有理由说自己不成功,是因为条件差?
谁还有理由说等我条件好了再去帮助他人?
谁还会在学习上放任自流,给自己的懈怠找理由?
……
正如刘秀祥所说:“上一刻是黑暗,下一秒就是光明。”只要心向往之,精心耕耘,足够努力,就能迎来柳暗花明之机。
他在用自立自强、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告诉我们:风雨之后有彩虹,逆境之中有成长!
他像立根于岩石中的青松,用积极向上的顽强事迹,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励志之歌。这首歌就叫《笑对生活》!
撰稿/流星雨
编辑/悦色
声明:本文来自WM投稿,不代表佛学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