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中元节”的三大误区,对照一下,您落入几个?
在七月十五这所谓的“中元节”或“鬼节”,我们可以在这一天去供养真正修行的僧人,请这些僧人帮助诵经回向,拔荐亡亲;也可以自己念诵《金刚经》《心经》《地藏经》等佛经,回向亡亲;还可以多多行放生等善业,功德回向亡亲,惟愿亡亲能早日往生佛国。这才是真正对亡亲,对祖先有意义的事情。
在七月十五这所谓的“中元节”或“鬼节”,我们可以在这一天去供养真正修行的僧人,请这些僧人帮助诵经回向,拔荐亡亲;也可以自己念诵《金刚经》《心经》《地藏经》等佛经,回向亡亲;还可以多多行放生等善业,功德回向亡亲,惟愿亡亲能早日往生佛国。这才是真正对亡亲,对祖先有意义的事情。
婚姻,结两姓之好,相互扶持,相濡以沫,成就幸福美满之一生。成熟的婚姻是夫妻二人共同进步,你很好,我也不差,相互忠诚,白头偕老。病态的婚姻是双方剑拔弩张,互不相让,争斗不断,严重者彼此伤害,一方违背婚姻的忠诚还洋洋自得……
都说“临时抱佛脚”没有用。但在“临时”之际若能想到“抱佛脚”也不乏是一种学佛的缘起。我远房表妹的经历应验了这一点。在佛法的海洋中,就像一个新生儿,从头学习说话,学习走路,学习做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这个世界。不但找到了答案,而且还明白了一个道理......
我是一个学佛修行人,今年 11 月有幸参加了大德师父主法观音大悲加持法会。我知道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法会,最殊胜的是请到观世音菩萨来坛城加持与会信众,所获受用无法形容。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真实佛法不可思议!
女人的美”是个永恒话题。都说 20 岁的女人如雏菊,清纯自然;30 岁的女人如玫瑰,娇艳动人;而 40 岁女人如幽兰,别有韵味。是的,女人进入 40 岁表显出的气质才是最美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无论你有没有信仰,无论你信不信因果,因果报应如影随形,真实存在,这不是迷信,而是宇宙之科学定律。
家庭,就是我们的试练场。幸福的家庭,不是时刻想着改变对方,而是时刻观照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让自己提升、不断完善,也让家人舒心愉快。相信一颗感恩与惜缘的心,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一份欢喜与自在。
人与人相逢,是一场缘,谁和谁相伴,也是一场缘,有时相守只是为了了缘,别离也仅是缘了而已,不是谁能改变得了谁,也不是谁都能被谁改变......
一月二十二日从家出发来到母亲家过春节,原计划一月三十日返回。由于疫情的原因,没能如期返程。直到现在,我已经二十七天没有恭闻佛陀师父的法音了,内心早已经很失落了,感觉失去了依靠。
每个人福报的多少与我们往昔的因果业力有关,积福方有福。一个人只有经常积累福报,福报才会越来越多。其实所有的求福报之法,都可汇于一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也是求福之纲领。是故,福报从我们的修行中来,修行建立功德,厚德才能载物。
佛说世间无常,生命脆弱的只不过是无常的一个玩偶。生、老、病、死是所有生命都必须去面对的定律。于是,随着时间推移,我逐渐不再为生死而大喜大悲。面对生死离别,我的内心似乎很淡定,其实那是一种连自己无法觉察到的冷漠和麻木。直到我弟媳出现在我面前,直到我自己面对生死考验时,我才深刻感知,...
因果业报,丝毫不差,这是科学的定律。佛教典籍也阐述有三世两重因果的教义。过去之因,感招现在之果,现在之因,感召未来之果。
宝玉的出家,是他看破了世间悲欢离合的真实写照,从而走上了学佛修行的解脱之路。这是《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的归宿,也是带给人类的启示。
回想两次的放生经历,由开始的借口推责到主动救助,折射了我心境的变化,而这一切源于我修学如来正法的受用。每次收礼后放生都是一次修行考试......
佛教里的“磕长头”又称为“大礼拜”,是佛弟子虔诚礼佛的一个加行法。有“四加行”或“五加行”,其中一个加行法就是 10 万遍大礼拜。虽然之前也听说过大礼拜可以消除业障,改善身体状况,获得身心健康,但是我不敢相信自己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这“10 万遍”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事实上,一个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往往不会觉得自己有多优越,因为你见过的只不过是世界的一个面而已。而世面这东西没人能见得完,人只要活着就一直在见世面。在世间法上 “没见过世面”,没什么好丢人和感觉可耻的,今天没见,明天就可以见,何况“世面”本来就是相对的。
生活中,我们最大的对手其实是自己。遇事能自省、寻根源、求突破,能够战胜自己,才是一个人获得成长最好的方式。
无常总是无时无刻的存在着。很多时候我们甚至还不知道无常到底是什么,它就不打招呼地来,悄无声息地去,来来去去间,人就长大了、老了、病了、死了……
搜索当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