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受用

修行是什么意思,修行的最高境界,修行的句子经典语句,修行修心修自己,度己度世众生,修行次第是什么,通过学佛,了解修行应该是什么样的。通过佛学转化成修行,从而获得受用。闻,思,修,果。
佛法讲究踏实修行慈悲利众

佛法讲究踏实修行慈悲利众

WM 5个月前 18 0

学佛一定要有正知正见,不要再被这些旁门左道怪力乱神所迷惑,佛法讲究踏实修行慈悲利众,没有神奇古怪迷惑众生这种行为。

稻盛和夫:“自燃型”的人,离成功更近

稻盛和夫:“自燃型”的人,离成功更近

FX 3年前 18 0

日本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曾在《活法》中阐述:大自然的物质中有不燃型、可燃型和自燃型三种。同样,人也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的人;第二种是点火就着的“可燃型”的人;第三种是自己就能烧起来的“自燃型”的人。这里的“自燃”有指自我激励,自我奋发之意。“自燃型”的人...

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白领”的学佛感言

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白领”的学佛感言 3

FX 3年前 18 0

我在一家世界零售五百强的日企担任中层干部,应该可以算是白领阶层,但却一直处于高速奔波的工作状态中,又常出差。我一直以为高负荷的工作压力,必须大量补充高能量食品,才能给疲惫的身体充充电,久而久之,我自然是吃饭“无肉不欢”了......

“仙家”能帮我们解除苦难吗?

“仙家”能帮我们解除苦难吗? 3

WM 8个月前 18 0

拜神求神自古有之,现在民间还有一些土地庙城隍庙之类的,近些年又听说有的人在家中供奉各种"仙家",并且十分信奉和依赖鬼神,把鬼神看做是自己的依傍,帮助自己解脱的主人......

俗话说 “七月半,鬼乱窜”,可怕吗?

俗话说 “七月半,鬼乱窜”,可怕吗?

FX 3年前 18 0

农历七月十五日来临之际,农村老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七月半鬼乱窜,没事别往河边站。” 记得我小时候在农村,基本谈“鬼”色变,晚上不敢独自一个人出门,村里有人过世总是离得远远的,尤其是七月十五这天,天黑之前大家都陆续回家,准备食物祭祀自己过世的亲人,正如过节一般,好像我们所祭祀的...

原来,不惑之年的女人可如是美到脱俗

原来,不惑之年的女人可如是美到脱俗 3

WM 2年前 18 0

女人的美”是个永恒话题。都说 20 岁的女人如雏菊,清纯自然;30 岁的女人如玫瑰,娇艳动人;而 40 岁女人如幽兰,别有韵味。是的,女人进入 40 岁表显出的气质才是最美的。

按照佛陀教戒去实际行持,好好修学佛法

按照佛陀教戒去实际行持,好好修学佛法 2

WM 9个月前 18 0

有的佛弟子认为自己做了很多佛事,就满以为佛菩萨会保佑自己,不会有不好的报应;一旦遇到生病或者不顺,就觉得是佛菩萨不加持自己,心生抱怨。这种想法是非常愚痴的......

婚内出轨的女人,学佛后怎样了? 4

婚内出轨的女人,学佛后怎样了? 婚内出轨的女人,学佛后怎样了? 婚内出轨的女人,学佛后怎样了? 婚内出轨的女人,学佛后怎样了?

为了生活我不断赚钱,满脑子都是钱钱钱,赚钱买大房,买豪车,供孩子上名校。我像“拼命三娘”一样只顾往前冲,只想生活更舒服,却忽略了家庭的稳固!欲望会不断膨胀,有了房和车,我就想拥有浪漫的爱情。婚外情便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脑子里充满了不知羞耻的想法,晚上可以彻夜不归家......

WM 3年前 17 0
“改强为弱,以扬代压”学佛妈妈如是引导叛逆期儿子

“改强为弱,以扬代压”学佛妈妈如是引导叛逆期儿子 3

WM 3年前 17 0

儿子今年 14 岁,身高有 1 米 76,是我心中的“小男神”。可他自从进入青春叛逆期后,我心烦的日子开始了!不论我要求他做什么,他一律回复说不行,顶嘴的最高境界为“一言九顶”,而且说话语气还特别冲,我每天被他气几次,心肝儿疼......

全职妈妈学佛七年走出育儿误区,感悟父母言行是孩子最好教材 4

全职妈妈学佛七年走出育儿误区,感悟父母言行是孩子最好教材 全职妈妈学佛七年走出育儿误区,感悟父母言行是孩子最好教材 全职妈妈学佛七年走出育儿误区,感悟父母言行是孩子最好教材 全职妈妈学佛七年走出育儿误区,感悟父母言行是孩子最好教材

“不谈做作业时,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涉及到做作业,鸡飞狗跳,呜嗷喊叫,让路人耻笑,让老人血压升高,让邻居不能睡觉!前一秒如胶似漆,后一秒分道扬镳。”这是网络盛传家有小学生,引无数妈妈们抓狂的一段话。曾经的我也没逃脱这样的窘境,暴怒时的自己连自己都觉得很丑陋,很不可理喻,然而这处...

FX 3年前 17 0
为何说知识未必就是力量?

为何说知识未必就是力量? 3

WM 3年前 17 0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培根的“名人名言”已流传了几百年,似乎已经成为真理,这个观点也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中,很少人去怀疑这句话的科学性和逻辑性。难道名人名言是错误的?知识真的就是力量吗?力量注定就是“知识”的宿命吗?这句话是不是真理?我开始思索,求证。

“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我的亲身经历验证了这句话

“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我的亲身经历验证了这句话 2

FX 3年前 17 0

曾子曰:“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然而沉溺于世俗名利中的人们又有几人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因果义理?直到 2022 年春某个深夜那场火灾让我对这句名言有了深刻的领悟。 那天夜晚,儿子们睡在我们卧室隔壁上下双层儿童床上。床下铺有电热毯,床的右边有个插座,连着下床铺的电热毯,比较怕冷的...

丢掉心灵上的鸟笼

丢掉心灵上的鸟笼

WM 2年前 17 0

决定我们一生的,有时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人重要的是应该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越是不能放下的,越容易失去;越想牢牢抓住的,越消失得快......

从唐玄奘的大爱情怀谈学佛“戒色”之难

从唐玄奘的大爱情怀谈学佛“戒色”之难 3

WM 3年前 17 0

观看“趣经女儿国”时,有几次差点儿落泪。当温情婉婉、端庄美丽的女王夜诱唐僧时,一番对“四大皆空”的辩驳让唐僧无言以对,汗如雨下。原来面对各种妖精美色勾引从不为所动的高僧唐三藏,在遇到柔情似水的女王时,他确确实实是动心了。

我们的情绪是自己最无情、最无形的对手

我们的情绪是自己最无情、最无形的对手 3

WM 1年前 17 0

一条蛇被地上的一把刀划伤了,它就转头用嘴去咬刀,结果嘴又被割伤了。于是,蛇愤怒地用身体紧紧地缠住了刀,它把身体缠的更紧了,直到用尽了最后一口气。我想这条蛇临死的时候肯定是为自己的愚痴和冲动后悔不已。日常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因为无法容忍或为了争那口气,最后伤害到我们自己呢?.......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