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WM  2025-08-19 18:00 佛学网 隐藏边栏 |   抢沙发  2 
文章评分 0 次,平均分 0.0
导语: 近期甚嚣尘上的“少林寺 CEO 释永信”事件的公之于众,甚至导致部分佛弟子产生了对佛法认知的偏差,甚至说以后"只信佛法不信僧",因为他们可能被那些“著名僧人”给彻底伤透了,失望了,那么我们怎么来认识这个问题呢,到底僧人值不值得信任呢?“释永信们”能够代表僧宝吗? 
       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就连本应该清净的佛教界近年来也不时传出一些负面消息,正如柳智宇所感悟“寺院比社会还复杂”。而近期甚嚣尘上的“少林寺 CEO 释永信”事件的公之于众,甚至导致部分佛弟子产生了对佛法认知的偏差,甚至说以后"只信佛法不信僧",当然我们理解说此话的人,因为他们可能被那些“著名僧人”给彻底伤透了,失望了,那么我们怎么来认识这个问题呢,到底僧人值不值得信任呢?“释永信们”能够代表僧宝吗?
     
       其实这种将"佛"与"僧"割裂开来的观点,表面上看似有理,实则隐藏着严重的知见偏差,若不及时纠正,恐将断送修行人的慧命。作为一名佛弟子,我们更应具有区分“凡夫僧”和“贤圣僧"的能力和正确知见,而不是因为某些邪僧的偏知邪为来”一棍子打翻一船人”否认“僧宝”,因为他们没有资格代表僧宝,正如“贪嗔痴”不能代表“戒定慧”。
      僧伽作为佛教三宝之一,与佛、法同样重要。僧伽作为佛法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肩负着引导众生走向解脱的重任。佛陀从未教导我们可以只信佛法而不信僧,当然这里僧是代表着真正掌握如来正法的贤圣僧。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如同社会中有好人也有坏人,僧伽里有真心修行、证得圣果的贤圣僧,也有披着僧衣却未能真正践行佛法清规戒律的凡夫僧。凡夫僧虽现僧相,而烦恼未断,或有破戒者;贤圣僧则已证圣果,是真实贤圣僧宝。因此,即使在僧伽群体中出现个别不如法的现象,也不能否定佛法的真谛和贤圣僧的存在。       在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邪师骗子占尽资源优势,甚至呼风唤雨,真正修行人默默自修,忍辱愧行,而这些邪师骗子似乎更能忽悠人,一般人似乎更信任崇拜他们,反而惭愧自修的行者不受待见。

因此,当今末法时期,面对僧人不如法现象,我们首先应当明白这是个人行为,也可以说是很多个体共性的行为,但与“僧宝”无关。一池清水,偶有落叶,不碍其净;僧团清净,个别染污,不损其德。佛陀早就预见末法时期僧团中会有不如法现象,《佛藏经》中记载佛陀预言:"我灭度后,末法中多有比丘,形似沙门,实是魔民。"但此魔民并不应成为我们否定整个僧宝的理由。

在《长阿含经》中,世尊告诫弟子:"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戒律),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世尊强调以戒为师,而非以某个僧人的个人行为作为评判标准。

在《增一阿含经》中,世尊明确说:"有四种人值得起塔供养:如来、辟支佛、阿罗汉、转轮圣王。"这说明证得圣果的贤圣僧确实值得众生恭敬供养。我们不应因噎废食,因少数凡夫僧的问题而放弃对贤圣僧的恭敬心。

       依照佛陀"以戒为师"的教导,我学习基本的戒律知识,能够辨别僧人的行为是否符合戒律法规。对于明显违背根本戒律行为的所谓“僧”与其保持距离,甚至划清界限,但对持戒清净,惭愧自居的僧人则真诚恭敬。       三宝一体,缺一不可。正如《华严经》说:"佛法二宝,赖僧弘传。"没有僧团,佛法难以延续。若因个别僧人之过而诽谤整个僧宝,则造作极大恶业。《地藏经》云:"若有众生诽谤三宝,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这不是恐吓,而是因果规律的如实陈述。

       南无羌佛曾说法:“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犯戒僧人自有其因果承担,但也有突然醒悟,改过自新的可能。《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观德获成就,察过不得益。"过分关注僧人过失,没有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来警示自己,也没有因此而升起大悲之心,则会损害我们自己的修行。 
       
       佛教界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这是末法时期众生的共业,也是魔子魔孙利用此手段来断灭众生慧命的一个手段,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不应因此对真正的佛教佛法产生疑虑,既而不再学习佛法,因为明白那只是魔子魔孙的异化现象,不是佛法有问题,也不是学佛有问题。
 

因此我们首先,应做到鉴别出谁是能够代表三宝之一僧宝的出家人,如果是贤圣僧,我们真诚恭敬,以便于增益修行,智慧增长。其次,对不如法的僧人现象应以慈悲心看待,“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不起嗔恨,也不盲目跟从,祈愿他回头是岸。最后,如理如法地护持真正修行的僧团,积累福德资粮。

      通过学习南无羌佛的《学佛》《什么叫修行》等法著,践行南无羌佛的教法,我逐渐建立起正确的修行态度。当看到不如法现象时,首先,心态从评判转为自省,"见他过时,即察己过。"其次,对三宝的信心,对南无羌佛的如来正法更加坚定,体会"真信心如金刚,不为外境所动。 
       佛法是圆满的,僧团是必需的,修行是个人的。让我们都能依止南无羌佛的教诫,真正明白:"莫因一人非,疑及三宝僧;莫因一事过,退失菩提心。"在这五浊恶世中,稳坐佛法船,直达涅槃岸。
 

佛法僧宝世间稀,

贤圣僧伽真福田。

不以凡夫遮慧眼,

中道正见自现前。

 

 

撰稿/扶摇直上

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佛学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WM
WM 关注:0    粉丝:0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发表评论

表情 格式 链接 私密 签到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