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佛印禅师之“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的感悟 3
很多人用“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来形容某人有定功,不被外界所影响,其实这句话是一个公案典故——苏东坡先生与禅师佛印之间的故事。 在典故中,苏东坡形容自己“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之后,引发了一段有趣的内容,其后佛印禅师用了两个字,他就“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了。 相传,苏东坡...
佛教故事:积宝成山的国王 布施后大获法益
者按: 六度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假使持戒而不布施则不能摄化有情;布施而不持戒则难以进修定慧;忍辱而不精进则道业难成;精进而不忍辱则魔障难消;禅定而无智慧则固执不通;智慧而无禅定则凡情易动。因此我们要大发菩提心,学菩萨行愿,广修六度万行,直至圆成佛果。 布施度悭贪...
佛弟子访谈(六十三)南无羌佛脚底刀伤三小时自愈的圣迹与平等对待一切众生的圣洁佛格
戚朋直居士分享,南无羌佛脚底刀伤,在三小时后神奇痊愈,伤口了无痕迹的不可思议圣迹。 戚朋直居士分享,南无羌佛大悲无量,平等对待众生,深夜抢救因车祸身受重伤的野生负鼠的事迹。 主持人:欢迎我们的听众收听《藉心经说真谛》节目。那我们今天的节目继续非常的开心邀请到特别来宾戚朋直居士来到...
做好任何事,拥有虔诚心很重要
不管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需要虔诚心,虔诚心的大小决定了我们对待事物和处理事物的态度和结果。我们要从细微处着手,脚踏实地,一步步磨练......
佛菩萨法力无边,为何不用神通救众生脱离轮回之苦?
也许有很多人会想:佛菩萨慈悲无量,神通无量,法力无边,为什么不用神通拯救众生脱离轮回呢? 毫无疑问,佛菩萨是慈悲众生的,然而因果是不可改变的。好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公案: 世尊在舍卫国时代,波斯匿王的二儿子,叫琉璃,二十岁时,就领兵杀死自己的兄长只陀太子,罢黜父王,自立为王。 琉璃...
心念的力量有多大?看看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就知道了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违缘,如果一味抱怨,以恶治恶,不但于事无补,而且只能变本加厉。 前些日子,一个姓于的师姐遇到了一件让她非常苦恼的事。她邻居家养了一条大狗,本来放在自家院子里养着,最近不知什么原因,竟然把狗拴在了门口。尤其晚上很晚了,有陌生人路过,狗经常叫个不停,这严重影响了于...
帮助他人,成就自己 3
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每个人不是一个孤岛,需要相互依存,相互关心,彼此温暖。眼有星辰大海,心有繁花似锦。做一个温暖的人,懂得帮助他人,我们会走得更远。
小和尚买油
一位真正懂得从生活经验中找到人生乐趣的人,才不会觉得自己的日子充满压力及忧虑。
“磨砖成镜”与打坐成佛的误区在哪里?—读怀让禅师与马祖道一故事有感
许多修行人都喜欢参禅打坐,以为只要功夫下到了就可开悟乃至成圣、成佛。这种做法对吗?让我们看看这个流传甚广的禅门公案怀让禅师与马祖道一的故事,或许你能从中领悟到修行的真谛。
禅宗二祖断臂求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宁舍生命不舍法”,自古是虔诚佛弟子为求得真正佛法,进而得道证圣的真实写照。 南北朝时期,达摩祖师东来中国,初遇梁武帝,梁武帝对面不识,不知佛法真义,达摩祖师遂一苇渡江,到了少林寺。 神光法师经高人指点,识达摩祖师是解脱圣者身份。为求解脱之法,历尽千辛万苦,一路追随达摩祖师到达少...
向空中扔斧子
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小心自己的起心动念,因为播什么种子,就会得到什么收成......
【民间佛教故事】镜面王的善巧劝诫,让臣民不犯所知障
在生活中,我们好似“盲人摸象”,也常常犯所知障,拿自己已学到的知识、经验去对治未学、未知的新知识。殊不知,人的眼界极其有限,以“我认为”“ 我觉得”“我知道”来判断事物的好坏、真假,容易有失偏颇,认片面为全面,而顽固把持所知障者很可能失掉一切幸福。
禅师与信徒的故事:说与不说都是慈悲 3
某一妙龄女刚刚失恋,非常痛苦,她一想到和前男友的海誓山盟,便愈加悲伤,并且心有不甘,充满了不解和怨愤。这位女子一直背着迷惑的包袱不能自已。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位得道的禅师......
佛弟子访谈(六十四)南无羌佛大悲平等,救护动物的事迹;以节俭行持教化弟子应珍惜福报及松鼠应声摘酪梨献供的圣迹
戚朋直居士分享,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及南无玉花寿之王佛母,不惜代价救护迁移房顶一窝蜜蜂的事迹。 戚朋直居士分享,南无羌佛对野猫、野鸭等动物平等对待保护,如亲人般关怀照顾的事迹。 戚朋直居士分享,南无羌佛、佛母生活极为节简,以自身行持教化佛弟子应珍惜福报,不可浪费! 戚朋直居士分享,...
脱离苦恼很简单,就是懂得拿得起,放得下 3
人重要的是应该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越是不能放下的,往往执念重,烦恼痛苦就多;越想牢牢抓住的,往往越容易失去。人生总是在为满足无休止的欲望而追逐,然后往往事与愿违就会患得患失。
遇到困难求神有用吗?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一个异教徒名叫善罗尼宾,每当做事遇到困扰、阻碍就虔诚地去拜祭他信奉的天神,期待可以通过虔诚的献祭礼拜天神达到他摆脱困扰、所求顺遂的目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善尼罗宾年龄的增长,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善尼罗宾依然不懈地祈求天神,并坚信天神会来救渡他,但是非但没有效果,...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此句名言出自宋朝朱熹的《偶成》,这是朱熹用深切的感悟来劝诫人们:少年很容易变老,学东西也很难学成,一点点时光都不可以浪费。因其“易老”、故“不可轻”,应珍惜当下的宝贵时光,切莫让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溜走。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都...
《父子抬驴》的故事发人深思,人生本没有标准答案 3
《父子抬驴》的故事,幽默诙谐,颇有趣味。但思考之下,背后另有深意——不管怎么选,你无法让所有人满意......
搜索当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