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小事不小!人生,大事很大!
放生是我学佛修行中的一门“必修课”,而我的家乡是一个充满着“水和温情”的城市,给了我很多放生的便利。随着放生的多了,我发现放生看似小事,实际是一门学问,蕴含着人生哲学的思考。
放生是我学佛修行中的一门“必修课”,而我的家乡是一个充满着“水和温情”的城市,给了我很多放生的便利。随着放生的多了,我发现放生看似小事,实际是一门学问,蕴含着人生哲学的思考。
两位古稀老人,一位 78 岁,一位 89 岁,失散了 75 年,因为二人都生性善良,精进学佛,不仅身体健康,而且在有生之年喜悦重逢。这看似偶然的下车,难道不是佛菩萨在指路吗?
无知并不可悲,可悲的是有人不承认自己的无知。拒绝进步,那就是在故步自封,最终,害的还是自己。
看多了亲子间辅导学习时的鸡飞狗跳,见惯了家长们对孩子的谩骂与指责,冷暴力正在不知不觉间侵蚀着我们之间的亲昵、信任与合作......
曾经我对母亲很排斥,她说什么,我都口头称“是是是”,心里说“不不不”。而且,她说得越多,我越反感。这是母亲和我的真实写照。而且,一伤就是三十多年。其实,爱不伤人。伤的,都是不懂如何去爱的人。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了解实际情况或信息不对等时,常常会从自我已有经验出发,判断对错,评价好坏,而忽略了事情背后的真相与本质......
末法时期众生业力深重,正法缘薄,对于正知正见总是避而远之,对邪知邪见却喜闻乐见,上当受骗亦难警觉......
“修行放在明日做”,我不禁想到,这无疑是所有修行者都难免会遇到的问题吧!......
广大佛子一定要注意,空有名头,没有实相了义佛法的人,其名头再响,那也是银枪镴枪头;那也是绣花枕头稻草芯;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马屎表面光,里面一包浆。这样的师,充其量是名师而绝非明师。
宗庆后一代浙商代表,最令人敬佩的不是他对事业的坚守,不是他事业做的多大,而一个小小的举动完全反应了他的善心品格......
人来到这个世界,有人天天忙着赚钱,赚钱是为了生活,那生活本身又是什么?你生存于世又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吃饭、穿衣、睡觉?如不是,那我们来到世间目的何在?意义何在?价值何在?
我们往往会被我们一些固有的认知障碍我们的思维,有时候会凭一时的所知所察,便认定一个人、一件事、物的好与坏。这也就是我们的一个知所之障。
一只紫蓝色的珍珠鸡偏着头,看着我。它有胭脂色的红鸡冠,耸立的尖嘴,羽毛上带有圆形的白色斑点,像散落的珍珠一样。却不幸的将要遭到我嫂子的宰杀。回到家里,我一头扎进佛堂,祈求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慈悲加持我嫂子,让她放过那只鸡,我不能眼睁睁看她杀生造业。没想到我的祈请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看似普通的一个中午,平地起了一声惊雷。小弟来电告诉我:二侄子在上班时间晕倒了! 二侄子是大哥家的孩子,刚三十岁出头,一米九的大个子,一百八十多斤,一直健健康康的,什么病症都没有。我想,应该没有什么大事。这几年无论亲戚朋友还是小区里的邻居,突然晕倒的,轻点是低血糖,严重点可能是心肌...
其实,生活之中本来就是如此,一切的善都从小善开始,小善不做又何以成就大善、妙善呢?是故,佛陀教导我们,不论大善小善,无一善不修。无论大恶小恶,无一恶不断。大慈大悲是每一个学佛修行的佛弟子的本职,因为法界中找不到一个没有慈悲心的菩萨,也找不到一个没有慈悲心的众生会成就解脱。
“佛住世时我沉沦,今得人身佛灭度。忏悔自己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 作为一名佛弟子,读到这四句时,心里怎会不有所触动! 多少世,佛陀住世时我却在地狱哀号?多少世,佛陀住世我却在马棚嘶叫?多少世,我得人身时却不值佛世?多少世,我得人身却生在异处?多少世,我虽与佛同处一国,却如很多...
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夏天,洗菜、淘米经常会遇到一些小众生,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因为众生共处大自然,共同享受大自然孕育的各种五谷杂粮、各种蔬菜、各自适意的美味。 一次我在店里做午饭,把几个洗净的青椒掰开,当掰到第二个青椒时,掉出一个青虫,有一寸多长,我把青虫拿在手上拈一拈,心想该怎...
搜索当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