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颗纯净智慧的心生活 2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为人处事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明信因果!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为人处事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明信因果!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良好习惯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藉心经说真谛》依于《心经》,深入浅出、契机契理阐述宇宙人生的真谛。禅宗参禅打坐就是为了“见真我、证空性”。而这个“真我”是不生不灭的,无有言语、形象、大小,是借以文字表达,实无文字可得,正是“言语道断,不可说,一说就错”,实在奥妙无穷!
每个人福报的多少与我们往昔的因果业力有关,积福方有福。一个人只有经常积累福报,福报才会越来越多。其实所有的求福报之法,都可汇于一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也是求福之纲领。是故,福报从我们的修行中来,修行建立功德,厚德才能载物。
人最大的不幸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每个人都一样,包括你我,我们往往对自己拥有的东西毫不珍惜,而对别人拥有的却总是艳羡不已。 居于福应惜福 记得听过一个小故事,在一个比较贫困的村落中,一天村子里一个人满脸愁容地去找当地寺庙里的住持老和尚去诉苦,他说:“师父啊!我家太穷困了,家里的环境...
《大般若经》云:「十方世界如恒河沙等国土中,诸菩萨摩诃萨以四事摄取众生。何等四?布施、爱语、利益、同事。」 四摄之中,爱语摄就是以良好的语言沟通,来建立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关系,使对方产生欢喜,愿意来亲近,以达到度化众生的目的。
忍辱非易事,却是作为一个「好人」应要踏出的第一步。故圣云:「佛说无为最,忍辱第一道。」我们必须努力修行,才能远离瞋恨之苦果,得到心中的寂静安宁。
南无羌佛说:“法门有八万四千,佛法只有一种,都得依教奉行,不能更改。”我们的善根因缘有差别,但想解脱都得依佛规制,而学佛成就的律规标准,正规的佛教标准都是相同的,任何圣者或任何行人都无权改变或者降低佛陀法规标准,都得依释迦佛陀制定的教戒为标准,不可因种族、因人而改变。
我是一位惭愧的学佛修行人。在没有真正学佛修行之前,我只知道到寺庙上供、拜忏、绕佛、放生,到有需求的人家里念经做佛事。天天早晚课忙得不可开交,就认为自己在学佛了,还自认为是虔诚的佛弟子。几年以来,贪嗔痴一点没少还浑然不知。直到一次殊胜的因缘,我才得以醒悟。
大多数学佛人都会念佛号,也有人说念佛是为了能往生西方极乐国。但千万别让念佛成为口头禅,更不要不走心,成为一个只会念佛的“复读机”。 我经历了一段震撼我内心的事情。 我生活在北方。那年冬天下了一场雨夹雪,一位同修开车载着我们几位师兄师姐去沈阳的一个佛堂。雨雪一直下,路面有的地方结了...
小时候家里穷,姊妹多,因此父母也就特别的辛苦。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和妹妹也早早地加入了劳动者的队伍。因为生活太苦,所以我期盼从读书中寻找一条出路。然而,老天好像故意要给我一点磨砺似的,仿佛我吃的苦还不够。终于接触了真正的如来正法,我才知道,原来我的命是可以改的!
人们常说书画同源、书画互通,于是在练习书法之余,我又开始倾心临摹介子园画谱。然而,不管我如何努力,如何专注,我的书画境界始终处于业余水平,远未达到专业级水平。一次偶然的因缘,我接触到了佛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让我有一种拨开乌云见青天的感觉。我特别感恩诸佛菩萨的垂念!
我的父亲嗜酒如命,母亲是残疾人,我还有弟弟、妹妹,一家五口住在大山里,可怕的是,我家太贫穷了!我一直为生计奔波和忙碌,以为抓住幸福就可离开生活的困苦,可是乐那么短暂,苦却是漫长又漫长,不到四十,我已头发半白。我一直想找解脱痛苦的方法。终于有一天,在朋友的结缘接引下,我学佛修行了,...
痛苦的人生也许会开出芬芳的花朵,璀璨的人生也终有陨落的时刻。娑婆世界,本就世事无常,成住坏空,风云变幻。掌握了宇宙的真谛,那就是幸福的开端。下面是一位作者的分享:一个女人从苦难到幸福的学佛成长史。
经常听到有些人抱怨生活种种的不如意,埋怨自己的命不好,常常跟着别人去算命,结果还是改变不了现状。于是很多人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命可以改变吗?......
祖父逝世已经十二年了。当年他离开的时候,恰好是人间四月天,却没有黄昏吹着风的软,没有细雨点洒在花前,亦没有初放芽的绿和春的光艳。那个傍晚,灯光变得闪烁昏黄,室内哭声一片。我第一次,直面死亡。
2018 年 6 月 24 日午后 1 点,洛杉矶的天气旧依是烈日当空,空气一如既往的清新。我们从客栈乘车前往向往已久的圣地---圣天湖。心情无比的喜悦急切,遐想着、期盼着,每一分钟都觉得特别漫长。一小时过去了,我们双脚终于踩在了圣天湖区这片神圣的土地上......
作为佛弟子,我们不能沉迷于恭维的甚或阿谀奉承的好听话,应虚心接纳忠言指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们也不能傲慢无礼,抗拒遮掩自己的过患,
学佛后,我知道了善恶取舍,知道了许多人生、世界、宇宙的真谛,试着远离事实的颠倒、浑浊的梦想。学佛后,我学着面对而不再逃避。学着一心向内反思,而不再向外到处攀缘。学佛后,我心态乐观了,路也越走越宽。不再像以前那样的多愁善感,自悯自恋......
看着电影《大话西游》的结尾,孙悟空扛着金箍棒脸上带着的释然、放下、孤寂远去的背影。其实《西游记》不是一篇神话故事,里面寓意了很多的修行和佛法......
搜索当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