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东西被赖一百元,小事背后的那些修行大事 3
又到周末,想回老家看看老爸老妈,随便就去了菜市场买些干百合带回去。没想到明明付了钱,却被干货摊老板说没给钱。老板的不断辱骂声,终于让我的脾气也上来了。最后还是咬咬牙付了一张百元,丢在了他的摊位上。不久闻法点组织学习,我就把此事提出来让大家讨论,看看大家遇到这样的事会如何对待?如何...
又到周末,想回老家看看老爸老妈,随便就去了菜市场买些干百合带回去。没想到明明付了钱,却被干货摊老板说没给钱。老板的不断辱骂声,终于让我的脾气也上来了。最后还是咬咬牙付了一张百元,丢在了他的摊位上。不久闻法点组织学习,我就把此事提出来让大家讨论,看看大家遇到这样的事会如何对待?如何...
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伦理孝道。正如孟子所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为此,许多人认为子女应当奉侍父母左右,一旦看破红尘,剃除须发,遁入佛门,就意味着割亲舍爱,不管父母,不认六亲,就是无情,是对父母的不孝。真的是如此吗? 作为一个比丘尼,我想说说心里话。 我自出家好几年来,一直没能去...
南无羌佛在《浅释邪恶见与错误知见》中教言:“认敬佛敬师不孝父母这是邪恶知见。” 有的人皈依学佛以后整日把佛菩萨、把师父挂在嘴边,做什么都是这是师父说的那是师父交代的,但是对自己的父母恶言恶语,不孝顺父母,乃至远走不理。还美其名曰我只要恭敬佛菩萨,孝敬师父就够了,今生就能成就解脱了...
前不久,我们到一个寺庙去播放南无羌佛说法的法音。那座山很高,路非常难走,我的车根本开不上去,只能停在山脚下,热心的师姐另外安排了一辆车才把我们接上去。 进庙以后,大家首先就打扫卫生,然后准备上殿做功课。这时看到一个女子,神情呆板,面无表情,一副苦闷的样子望着我们。她几次想放下手中...
从唐僧师徒的争论到母女的争执,从电影到真实生活,我想到,人与人的眼光虽然有相对高低,但实质上都是各自以往生命经历总合所形成的一种滤镜,这个滤镜把同一束光,折射为不同的颜色。
我先生今年 50 岁了,他性格内向,平时话不多,脾气可不小。特别是年初病了一场,不断看病吃药之下,他性格更加暴躁,动不动就发火、骂人。在越亲近的人面前,表现得越真实。争吵时,话赶话,那不是互相伤害吗?我不想争赢了话题,丢失了感情......
经常看到有些人放生鱼儿、虾儿、鸟儿等等,这些爱护生命的举动都是很好的,值得赞叹的,但是你注意到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小生命了吗?
有人说:在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媚儿。却不以为然。她觉得爱会把女人酿成浓浓的酒,既是封住口儿,那醇香的味儿也会逸出。爱会激发女人荷尔蒙。可怜天下的痴情女人,怎么一个个就那样义无反顾的投进炽热的深不见底的孽情怨海中而不知痛呢?
你相信人有灵魂吗?你相信法界有天堂、地狱、和佛国吗?,我信!我的母亲也信!我的母亲是个修行人,一直念佛。皈依后,母亲就正式跟着我闻听法音。2017 年 1 月份,母亲就不再要求闻法,开始现无常相......
2019 年 4 月 17 日,上海 17 岁少年汤某因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到母亲批评后,母亲载他回家途经卢浦大桥时,男孩趁母亲在桥上停车的间隙冲出车子跳桥身亡,母亲紧随其后因没能抓住他而跪地痛哭。恶梦来的如此迅速、曾经深爱的孩子走的那样果断绝决......
世俗上的孝敬,端茶送饭嘘寒送暖,物质上的奉养,精神上的关心,使父母以子为荣光彩愉悦。那什么才是作为一名佛弟子,对父母最大的孝敬?
其实有时认识自己比认识世界还难。因此说看清自己非常重要!每天我们都有照镜子,但是我们在照的时候,有问过自己一句话:“你认识自己吗?”
我平时有个习惯,不论碰上什么动物,我都会对牠们念几声佛号,比如小狗小鸟、蚯蚓蚂蚁等,我经常发现,好多动物在听佛号的时候会很专注,对你也很友善。
期江西省乐安县连发两起恶性刑事案件致三死两伤,犯罪嫌疑人曾春亮在潜逃三天后最终落网,等待他的将会是法律的制裁!
真正学佛,是舍去自己的利益,把众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但我们一直在做的是,打着学佛的名义,为了自己受用和成就,不顾别人的情绪和感受,如此学佛已无受用。我们这么多年根本不是真学佛,也不懂什么叫学佛......
学佛后,我才知道对父母的孝不只是金钱、美食等物质上的给予。更重要在精神上,能够带领父母听闻南无羌佛法音,教他们念佛之法,为他们的来生解脱做准备。这应该是佛弟子最要行持的“大孝”。
或许我们都被恶意伤害过,也曾经怀疑善良的价值,但我依然相信当你把善意传递给别人的时候,这个善意会被送到其他角落,并且最终会回到我们本身。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人生没有不好的。
世人都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人人都喜爱钱,但如何正确获得财富?那就靠勤奋进取,行正业。
有人说:你高冷!你酷!你笑肌不发达!你深沉!这是文雅的。还有讥讽的:你抑郁了?一副苦大仇深似的。整天板着脸谁都欠你似的……
佛陀住世是建立在众生缘起和合的基础上。众生有福报佛陀住世,众生福报不足,佛陀涅槃。佛陀随顺众生的因缘而示现生灭......
搜索当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