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观察】他阉了自己而“断根”出家,为何还是难敌女色诱惑? 3
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公案。一个敢于阉了自己而“断根”出家的人,最后还是堕落在美色中。我思考更多的是,修行人如何抵御诱惑?特别是在当今这个充满诱惑、难以抵御的网络世界......
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公案。一个敢于阉了自己而“断根”出家的人,最后还是堕落在美色中。我思考更多的是,修行人如何抵御诱惑?特别是在当今这个充满诱惑、难以抵御的网络世界......
前段时间,在佛教群里传播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即使没有修行,只要皈依三宝,将来弥勒菩萨龙华三会的时候,也能得渡”。这篇文章的账号竟然还挂着某某寺,阅读量达到 230 多万!我被惊得目瞪口呆! 我深深体会到了末法时期的悲哀。《佛与魔的对话》中,魔王波旬对释迦世尊说:“末法时期,我叫我的徒...
真正的佛菩萨、祖师高僧,代众生受苦是什么样子的?凡夫可以代众生受苦吗?怎么做才可以代众生受苦呢?有些法师病重而亡,是代众生受苦还是偿还自己的因果业报呢?这里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佛菩萨代众生受苦,辩别社会上的真假法师活佛等。
现在在佛教界也有很多“街溜子”,他们披上袈裟惺惺作态,实则胸中不解半篇经文。走到哪里都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只知伸手收供养,但凡有人请他“讲经说法”却只会顾左右而言他,或满口玄词滥调......
我们种下善念、善行得到善果,就积累了福慧资粮,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从执着再进入到不执着的境界。但是在进入这种“不执着”之前还是先要多行善,当行善成为我们日常的一种习惯时,也就没有“执着于善”的念头了,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本质如此。
不可否认,在我们修行的道路上,护法神对我们的帮助至关重要,但如果浮夸吹嘘,则是犯了大妄语戒,若把怪力乱神当成护法,更是迷行外道,“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是故,在护法神的认知不可有偏。
善良的人们啊,在这佛教末法时期,如果我们没有一双“法眼”,是很难识别那些邪恶的,假的僧人的。而唯有学习到真正的佛法才具正法辩邪僧的“法眼”......
什么叫外道?佛教以外的道,以外的教,不是佛教以内的,就叫外道。但是佛教学佛人是不是只要成了佛教徒了,就不是外道了呢?不是!完全不是这样。成了佛教徒还要看你的知见,你所行持的是不是外道,你的知见是外道见,那也就是外道,所以关于外道内道这个问题,在见上非常的重要。
仁波且二十二天滴水粒米未进,修得金刚三昧如来大悟禅 2005 年 4 月 10 日,恒性嘉措仁波且出关,面容沉静,身形消瘦,但精神焕然。他得到了南無羌佛的灌顶传法,学得了释迦牟尼佛至高精髓法要——金刚禅修法,闭关入定二十七天,二十二天滴水食物未沾,所送餐饮均原数退回。 他下座的第一件事便是...
王祖贤、李娜曾经都是文化艺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但她们走了不同的人生之路,修行之道,曾经的李娜,现在的“伏藏那玛大师”,祂回家了!而王祖贤,还在找回家的路,而这条路是那么的漫长、那么的苦涩……
佛教教皇可不是普通的荣誉,这不是世间金钱、权势所能企及的,获得者必须是人们普遍认可并尊敬的,道德、智慧、成就必须是无与伦比的,也就是说必须是真正的巨圣德才有资格获得这一殊荣。
佛陀皆因大事因缘而住世,这不是一句空洞的“百千万劫难遭遇”和“稀有难得”所能比喻到位的。更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了我们是解脱成圣还是轮回堕落的原则性问题,赶不上这趟“成就的末班车”,那真正是“过了这村没这店”了。
日前,一位居士来访,和我讨论“佛与众生”的话题。原来他看到有位微博大 v 发布说:“佛就是众生,众生就是佛”而心生疑惑。他说,如果众生就是佛,那是否意味着,我自己包括街上的阿猫、阿狗等等都是佛了呢?那佛与六道轮回的众生有什么区别呢?那我还需要学佛吗?听了此言,笔者内心顿生悲怆之感。末...
回望弘一大师的一生,我们无法否认是佛法造就了一个文人的典范,成就了一个不朽的传奇。相比弘一大师的圆满,笔者更加哀痛屈原的遭遇。同处乱世,同样才情,同样孤高,同样爱国爱民,结局却迥别殊异......
佛菩萨圣号不离口,是许多佛教徒的习惯,乃至见面时,互致问候,也是“某某菩萨,您好啊”,这似乎成了一种口头禅。然而,当佛教徒将“阿弥陀佛”佛号,菩萨圣号作为招呼语,口头禅时,当逢人就称呼对方“某某菩萨”时,他们究竟是在积累功德,还是在自背罪业呢?
出家人到底可不可以吃肉?很多人对此问题有疑惑。如今我们会看到某些出家人,尤其是藏传佛教的一些出家人有吃肉的习惯,甚至“无肉不欢”。他们给出的原因充满着“逼不得已”和“大悲菩提”,让人们一时难以辨别真假。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学的不是本尊认可的经书法本,难以成就-此一公告,首次向全球佛教界公开指出,祖师们传承下来的许多传统课诵法本存在严重问题,乃至僧侣们天天在唱诵的《佛宝赞》《赞佛偈》竟然也掺杂了邪见语句,是被混进僧团的魔子魔孙修改过的法本,我们却全然未觉,天天在殿上做早晚课,礼拜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
在我学佛之前我的亲戚曾经给我说过这样一件事,她说,她这次去她师父寺庙时,带了一位朋友,因为他身体不好,让我师父给他看看病。 我问她:“你师父是怎样给你朋友看病的?看好了没有?“ 她说:“第一次,师父就把自己寿命转给了她的朋友。第二次去看病时,由于没有那么多钱看病,所以没有看成。”...
搜索当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