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赵州和尚的故事,方知任性的我是个“下等人” 2
禅师是这样对弟子说的:“人分三等,不是以身份高低而论。上等人来禅床上应;中等人来下禅床待;末等人来要去山门外迎。”他曾经自谓云:“七岁孩儿胜我者,我即问伊;百岁老翁不及我者,我即教伊。”
禅师是这样对弟子说的:“人分三等,不是以身份高低而论。上等人来禅床上应;中等人来下禅床待;末等人来要去山门外迎。”他曾经自谓云:“七岁孩儿胜我者,我即问伊;百岁老翁不及我者,我即教伊。”
任幻受到了愧行法师慈悲教诲,马上跪在地上,向愧行法师说:“师父,真是好奇害死猫,套路害死人啊。原来江湖上所谓的‘铁口神断’,有着如此深厚的江湖套路啊!弟子知错,万望师父原谅弟子的无知和愚痴。”
如果一个人骄傲了,目空一切,妄自尊大,别人就会远离你,不愿意和你来往,此时,你要想成就事业是不可能的。
不管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需要虔诚心,虔诚心的大小决定了我们对待事物和处理事物的态度和结果。我们要从细微处着手,脚踏实地,一步步磨练......
帮助别人并非要等到自己有足够的能力之后才去为之,要知道相应因缘,时时处处都行力所能及的援手,才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
过去释迦佛陀在恒河边广为说法。每当佛陀说法之时,都有无数天龙、鬼神、国王、人民,乃至飞鸟走兽,前来听法。 一日,有位拄着柺杖的放牛老翁,前来恭闻佛陀说法,由于专注听法,太过入神,没有察觉到柺杖下压着了一只虾蟆(同蛤蟆);而这只蛤蟆也因为听闻佛陀说法,内心甚美,丝毫未察觉到到背上有...
福慧双修就是要广修六度万行: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要想真正的福慧圆满,就要把我们自身的黑业排开,我们要每天种下菩提的功德,修行与修法完美的结合,菩提种子才会开花结果。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决定去云游参学,目标确定了,但迟迟没有出发。 师父对小和尚说:“你准备什么时候启程?”小和尚赶忙说:“因为路途遥远,托人为我准备的草鞋还需一周。”师父若有所思的说:“还是请信众捐赠吧!” 师父把小和尚云游参学的事告诉了许多人,结果当天就有几十名信众送来草鞋,禅房的...
小山上,草庐中。女子随车队下山,遭匪,人车俱获。匪首异之,仔细端详,出言问之。答曰:君愿为我放下屠刀,妾亦愿常伴左右。匪首放归他人,独留女子......
每逢春节,人们都要贴对联,而唐代秦叔宝和尉迟恭是家喻户晓的春联门神,他们两个都是大唐的开国功臣,地位显赫。
“小不忍则乱大谋”、“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可见无论的世间法,还是出世法,修忍辱是多么的重要! 前不久,我看到这样一个公案故事。梦窗国师是日本明代著名禅宗高僧,国师修忍辱的故事广为流传。有一次梦窗国师搭船渡河,船刚离岸,只见一位身着佩刀拿着鞭子的将军急速奔船而来,船夫和船上的...
者按: 六度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假使持戒而不布施则不能摄化有情;布施而不持戒则难以进修定慧;忍辱而不精进则道业难成;精进而不忍辱则魔障难消;禅定而无智慧则固执不通;智慧而无禅定则凡情易动。因此我们要大发菩提心,学菩萨行愿,广修六度万行,直至圆成佛果。 布施度悭贪...
戚朋直居士分享,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及南无玉花寿之王佛母,不惜代价救护迁移房顶一窝蜜蜂的事迹。 戚朋直居士分享,南无羌佛对野猫、野鸭等动物平等对待保护,如亲人般关怀照顾的事迹。 戚朋直居士分享,南无羌佛、佛母生活极为节简,以自身行持教化佛弟子应珍惜福报,不可浪费! 戚朋直居士分享,...
故事发生在一个久远的说不上名字的朝代。二郎和母亲相依为命居无定所,日子过得苦不堪言。一天上学路上,二郎见到一位白胡子老头,老伯伯执意提出要背二郎过河,就这样风雨无阻,老伯伯一背就是五年。二郎母亲知道此事后万万没想到,他和母亲反而起了嗔恨心,发了一番毒誓,闯下了杀身大祸......
我们身边有许多从事宰杀工作的人,每当我看到他们那娴熟又麻木不仁的动作时,心里就不寒而栗。 当跟他们提起“因果业报”的时候,他们往往付之一笑,不以为然,并说这是他们谋生的手段,也有说这些畜生生来就该被人宰杀,给人享用的,真为他们感到悲哀!他们只看到也只愿意相信眼前所谓的“美好生活”...
张知恩到雅州上任,离雾中山不远,张知恩得以有时间拜见果圆大师,大师也带他一起参禅,突然有一天,他在定中看到他的母亲在地狱受苦难熬,那只狗也陪着他母亲一起。他非常难过,想救他的母亲,就向果圆大师请求帮助......。张知恩当下就沐浴更衣,染香供佛,并在自己的身上挖了三个洞,插上草捻...
在统治初期,阿育王非常残酷,做了许多荒谬的行径。但是,好战的一代帝王最后却皈依了佛教,治国广施仁政,最终成为了一代明君。是什么原因让阿育王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揭开阿育王的神秘面纱吧。
二郎看到含辛茹苦的母亲遭受如此惨烈的天谴, 二郎心如刀割,心性也彻底改变,他没有反省是因为自己和母亲的嗔恨心、报复心、和累世今生的恶业而遭此果报,更没有痛定思痛,改恶向善,反而从一个单纯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充满了仇恨的人,二郎的恶行恶业不断升级......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在讲《心经》, 乃至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讲得“头头是道”。然而,这些讲《心经》的法师、活佛们真的理解、证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色一体的境界了吗? 密勒日巴尊者是雪域高原非常著名的实修实证的大成就者。当年,曾有一位在庙上讲经说法多年的法师,听到密勒日巴尊者的...
在生活中,我们好似“盲人摸象”,也常常犯所知障,拿自己已学到的知识、经验去对治未学、未知的新知识。殊不知,人的眼界极其有限,以“我认为”“ 我觉得”“我知道”来判断事物的好坏、真假,容易有失偏颇,认片面为全面,而顽固把持所知障者很可能失掉一切幸福。
搜索当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