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放生,善心善行就是最好的“开门红” 7
习俗、传统都是沿袭下来的,大家都是这样遵循的。但今年的元宵节,我这个家庭主妇没有完全按照这样的习俗。元宵节一大早,我带家人去放生了......
习俗、传统都是沿袭下来的,大家都是这样遵循的。但今年的元宵节,我这个家庭主妇没有完全按照这样的习俗。元宵节一大早,我带家人去放生了......
无论生宴还是寿宴,形式简单温馨,只要表达出心意和关爱,一个蛋糕,一句祝福,家人团聚,就是最好的宴席。宴席不杀生,才是真正的孝敬,为寿星放生,才是最好的祝贺!
有一些佛弟子、信众在放生购买鱼类时,由于不知道鉴别野生鱼和人工养殖鱼,经常被鱼贩子蒙骗,误把人工养殖的鱼当成野生鱼去放生,盲目放到不适合的野外环境,就容易将放生变成杀生,不仅没有收到放生功德,增长福慧的受用,反而是徒增许多黑业,还污染了环境。
您知道华藏寺开始成立的时候,在公众见证之下,出现过一些圣境相,为正法的弘扬带来了祥瑞吉兆吗?您知道什么是佛法大意吗?什么又是佛学基本的中心思想?您知道佛说众生平等,是从什么角度来说的吗?普通人也能达到跟佛陀一样平等吗?在每年十月二十九日的时候,包括三藩市华藏寺以及世界各地许多道场...
实际上,处理事情不用非黑即白,善于中庸之道就能妥善地处理问题,难题也不再是难题。这一段“人鼠情缘”就很值得大家思考呢......
奇迹的发生与高师姐真修行是分不开的。她平时认真学佛修行,把众生当亲人,把救生护生落实在实际行动中。每次放生后,她都会发纯净的心真诚回向。
众生与我,在无始以来的轮回中,皆曾互为手足亲眷;今朝放生,等于救自己的亲人!一切众生与我,在过去的轮回中,皆曾互为冤家仇敌;今朝放生,可解冤释仇,不再冤冤相报!
放生是我学佛修行中的一门“必修课”,而我的家乡是一个充满着“水和温情”的城市,给了我很多放生的便利。随着放生的多了,我发现放生看似小事,实际是一门学问,蕴含着人生哲学的思考。
母亲去世已经三年。在这个没有母亲的母亲节,我想着为母亲做点什么?!......
六十六岁对我们这里的人来说是一个“关”,所以到了六十六岁生日这天,要宴请宾客,宾客们还要吃女儿的“一刀肉”。 “一刀肉”就是一刀割下来的猪肉,相传,寿星吃过“一刀肉”,就会免遭阎王吃我们的肉而趋吉避凶,长寿康乐......
我家背靠着西樵山,绿树滴翠,山间微风袭过,甚于扇子的清凉。也正是因为靠着山边,夏天的蚊子、蚂蚁很多。 近段时间因为天气炎热,而且小孩都放假在家,所以我买了很多水果让孩子解馋、消暑。昨天晚上我下班回家做了个素汤,煮了个炒凉瓜,正要端到饭桌上,我的天啊,桌面上爬了一堆的蚂蚁……估计是...
对于春节的到来,我没有增添别样的欢乐,反倒有一丝惆怅,节庆相聚让一些人加速了杀生造业,更多生灵遭到屠宰,苦上加苦。一想到“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免悲从中来!
护生、救生是佛弟子的本分。我们在护生、救生过程中,很多时候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碍和困难。在困难面前,如果我们不去努力,不能想尽办法克服困难,说明我们的慈爱之心是假的。
也不知从何时起,我家供台上出现了许多黄色的小蚂蚁,它们只是正常蚂蚁的三分之二大小,每天都在供台上忙碌着。它们似乎特别喜欢水,经常爬到供水杯中,在水面上来回如履平地,而水面毫无波动,像极了踩水的高手。不!简直充满了“此处任我游”般的牛气......
前不久,我看了《你的那句劝言可能使众多生命重生》一文,文中叙述了作者的几句善意劝言,店主就收起了杀鱼墩,不再杀生。读完这篇文章,想起了我之前的放生经历。 今年 2 月 19 日正值南无观世音菩萨殊胜日,我和师兄姐们一起来到黄河边上放生。只见放生地有许多钓鱼者正在钓鱼,很多被钓上岸的鱼儿正...
众生具有的灵性和善根。无论丑陋的蟑螂,还是可爱的宠物,它们都有善根和佛性。它们都是我们的亲人,所以我们不能戴着“变色眼镜”看它们,而应该好好爱护它们,保护它们的善根。
回想两次的放生经历,由开始的借口推责到主动救助,折射了我心境的变化,而这一切源于我修学如来正法的受用。每次收礼后放生都是一次修行考试......
放生是门学问,初发心放生人士,可委托有经验的,放生前辈指导,并参加其放生活动,从中学取经验,渐渐地自己便可,随缘随力放生,自利利他并广为提倡。在此!放生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昨天有位师姐父亲祭日,师姐发愿给老人家放生,还邀请了我们几个师姐一同为故去的老人家念经。这件事情我跟八岁的女儿一讲,她也要求参加,还说自己也要随喜放生,我欣然答应了。 她赶紧去把平日里攒存起来的硬币翻出来数个清楚,还把一元、五角、一角分别放在自封袋里,然后告诉我一共有 29 元。看着...
曾有新闻播报,一外国厨师在杀牛娃时,牛娃竟然开口叫出“妈妈”,其他在场人也听的清清楚楚,吓的厨师丢下菜刀,将其放生。是呀!在这茫茫的生死轮回中,人和人的相遇是久别重逢,而相遇的无一不是我们前世亲人,且行且珍惜,当尽己之力慈悲挽救。
搜索当前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