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受用

修行是什么意思,修行的最高境界,修行的句子经典语句,修行修心修自己,度己度世众生,修行次第是什么,通过学佛,了解修行应该是什么样的。通过佛学转化成修行,从而获得受用。闻,思,修,果。
《情爱的沦陷与救赎》连载 3:决裂

《情爱的沦陷与救赎》连载 3:决裂 3

WM 2年前 6 0

曾几何时,爱情仿佛是整个世界的意义所在。媚儿希望谱写出自己那独特的和别人绝不雷同的爱情传记。呵呵,是不是每个女人,都会觉得自己的爱情是特别的,独享专利的?而如今,爱情变成黄粱一梦。从内心深处审视自己子墨和他们所谓的爱情,真的是痛多乐少,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快乐学佛却学成了抑郁,问题出在哪?

快乐学佛却学成了抑郁,问题出在哪? 3

WM 2年前 22 0

真是羞愧啊!学佛多年,自以为快乐的我最近竟然患了抑郁症。一只负重的乌龟,压力山大,为什么能感到重力压力和痛苦?那是因为有“我”呀,因为有“我”而才有这种患得患失,贪、嗔、痴、慢、疑,学佛这么长时间,可曾放下过?

拜托,正因为我年轻才更要学佛 4

拜托,正因为我年轻才更要学佛 拜托,正因为我年轻才更要学佛 拜托,正因为我年轻才更要学佛 拜托,正因为我年轻才更要学佛

在人们印象里,仿佛学佛就是退休后修身养性,打发时光,安度晚年的事情。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掺和到一群大爷、大妈的群体中诵经拜佛似乎有点异类,犹如在“广场舞”里看到年轻人一样,感觉怪怪的。为此,许多年轻人也就“望佛止步”。

WM 2年前 43 0

人际宝典:教你三招,让不喜欢你的人从此喜欢 4

人际宝典:教你三招,让不喜欢你的人从此喜欢 人际宝典:教你三招,让不喜欢你的人从此喜欢 人际宝典:教你三招,让不喜欢你的人从此喜欢 人际宝典:教你三招,让不喜欢你的人从此喜欢

这个世界几乎人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喜欢,最好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可现实生活往往无法达愿。而更让人困扰的是,有些人明明不喜欢你,甚至讨厌你,但他会伪装自己不表现出来,让你无法摸清对方的真实想法。那么,透过哪些现象来判断别人不喜欢我们呢?

WM 2年前 14 0
怎样的生命才堪称最有价值?

怎样的生命才堪称最有价值? 3

WM 4个月前 27 0

世上什么最值价?很多人可能会说,是生命。而怎样才能发挥生命的价值,才能获得长远至永恒的幸福呢?今生好不容易成为了一个人类众生,在如今发达的网络时代,我们都能够在任何一个时空点去切入修持学习,其实都是众生的福报。所以,我们再不能糊里糊涂得过且过的生活着,真的该醒醒了!

只有越过苦难,才能懂得幸福的内涵

只有越过苦难,才能懂得幸福的内涵 3

WM 2年前 15 0

笔者的思考是:幸福决不会从天而降,而是由辛勤艰苦的劳动换来的。凡是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必须勤奋地争取。其中自然有劳累和辛苦,甚至遭遇到打击和痛苦,但只要你不灰心,继续向自己奋斗的目标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出的成果自然就是幸福。

您真的无惧死亡吗?只是无知无畏罢了

您真的无惧死亡吗?只是无知无畏罢了 3

WM 2年前 28 0

曾听过老辈人常在感叹:死了死了,一死百了!果真能一死百了吗?只怕是一了都不“了”!因为无始以来我们“贪嗔痴”所积累的黑业,及加上本世的黑业,只会招致死后孤魂厉鬼来撕拉讨债。尓时方知,一死无法百了,而是又一轮新债清算的开始。而这偏偏只是噩梦的序幕。

疫情之下:谣言止于智者,春天已经来临

疫情之下:谣言止于智者,春天已经来临 3

WM 2年前 9 0

谣言是经不起分析的,听信谣言的同时,我们就放弃了思考。如果我们有思辨的能力,看权威媒体的新闻,听医学专家和相关机构的信息,或多种渠道求证,也就不会轻易上当受骗,而理智清醒地面对疫情了。

拥有忍辱的心态,背着“黑锅”又何妨

拥有忍辱的心态,背着“黑锅”又何妨 3

WM 2年前 25 0

雪姐是一个虔诚的佛弟子,平时一直接照佛陀的教诫去行持,以一个修行人的言行待人接物处事,帮助孤寡老人,接济贫困,布施等等。一天,村里的一位老人去世了,雪姐去帮忙,忙完后和大家坐在一起聊天。后来,一位亲戚说放在雪姐那里的手机不见了,怎么也找不到......

谁是你人生路上的“拦路虎”?

谁是你人生路上的“拦路虎”? 3

WM 1年前 14 0

为什么很多人能树立目标,实际行动力却不足呢?为什么最初的目标都挺好,一做起事来就脱轨呢?原来,人人路上有只“拦路虎”,这个“拦路虎”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亲戚贪夺他人钱财建洋房,结果却苦了自己

亲戚贪夺他人钱财建洋房,结果却苦了自己 3

WM 1年前 7 0

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的“歪主意”,最终得悲惨遭遇。殊不知,钱财如过眼云烟,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不义之财,更是黑业累累。为了利益坑害别人,到头来是害人害己!......

如何做才是最纯净的供养?

如何做才是最纯净的供养? 3

WM 1年前 8 0

佛菩萨不看重众生供养了多少金钱和物质,而是希望供养者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依佛教戒,按照法理去修行,不断增益,最终达到佛菩萨的境界。这才是佛菩萨最赞叹的供养,也是供养佛菩萨的真实内涵......

一位失独母亲的宽恕

一位失独母亲的宽恕 3

WM 1年前 6 0

宽恕别人的最高境界莫过于:一个人伤害了我们,我们不但不跟他计较,不向他报仇;反而原谅他,宽恕他;必要时,还去帮助他。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