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gon
WMWM  2024-06-16 18:00 佛学网 隐藏边栏 |   抢沙发  2 
文章评分 0 次,平均分 0.0
导语: 父亲离世已 22 年了。我虽是已人到中年,将近的父亲节依然勾起了我对父亲浓浓的思念之情。忆往昔峥嵘岁月,一幕幕如烟往事不禁浮现在我眼前......

我的父亲离世已 22 年了。我虽是已人到中年,将近的父亲节依然勾起了我对父亲浓浓的思念之情。忆往昔峥嵘岁月,一幕幕如烟往事不禁浮现在我眼前。

父亲出生于 20 世纪 30 年代。由于家境贫困,没上过学不会写字,但他头脑非常聪明,对很多工艺技能一看就懂,而且会做,似乎天然就会。父亲对瓦木工皆通,教了很多徒弟,帮助全村邻里无偿修缮房子。50 年代末,他还曾参加过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修建工作。

父亲过耳成诵,曾听一遍《小五义》,就能讲评书一般复述下来。父亲精通武术,擒拿打斗几个人都不是他的对手。他还制作过刀枪剑戟,工艺精巧过人。这些都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也让我对父亲充满了崇敬之情。

我在家中排行最小,从我懂事起的记忆中,父亲就对我非常疼爱,从来没有打骂过我。幼时乡村经济落后,家中贫困,我们很少能吃到细粮。由于平时父亲工作辛苦,母亲会不时做点细粮烙饼给他,父亲通常会分些烙饼给我吃。

一次父亲外出工作回来,带回了很多崭新的硬币和两角、五角、一元、两元的钞票。那时,我知道这是好东西,就想要,但是父亲并没有给我。我不高兴了,叫我吃饭我也不吃,父亲一看就知道我的想法,便把半圆形的钱包里面很多新的钞票和硬币给了我,我才开心起来。

这些,都是对我偏心爱护的体现。

20 世纪 80 年代末,我离家到较远的中学学习,每周回家一次,与父亲接触的时间也变少了。那时,要把粮食换成粮票在学校使用,一次父亲骑自行车跑了二十多公里,将重重的一袋粮食送了过来。当时他全身是汗,只对我说了一句话:“要节省着用啊,家里粮食不多了!”我当时心里酸酸的,因为那时的我,已经体会到生活的劳累和生存的艰辛不易。父亲并没有停留多久,就骑着自行车返家了。

我望着父亲的背影,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我突然想起了毛主席在 1910 年写的诗词:“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我立志一定要学有所成,才能不负父亲的殷切希望。

随着自己的成长进步,我终于在部队走出了自己期望的人生之路,正准备把老人家从乡下接到城里生活,安度晚年,以尽孝心。2000 年 10 月,全家团聚,照了全家福,一派和睦。然而,让我万万想不到的是,那一幕,竟定格成了我与父亲今生最后的温馨画面。不久之后,父亲突然撒手西去。

父亲的一生,是充满艰辛、劳苦的一生,晚年家境渐好,却无缘享受。我学习如来正法后,想起父亲的一生,更是感慨万千。

父亲乐善好施,对人诚恳,从不吝啬。虽然没有因缘得遇正法,但是在为人处世中,他的行为却暗合慈悲喜舍等佛教教义。回想我幼小时,他当生产队队长期间,向来大公无私,以身作则,从不谋个人私利。

在中国出现气功热的时期,由于缺乏正知正见,很多人都把气功与佛教混为一谈。父亲对当时的怪力乱神、气功、附佛外道等基本都持半怀疑或否定态度,认为这些都是不究竟的东西,这在当时给我埋下了探寻真正佛法的因缘。

​如果没有父亲潜移默化地影响,也许我就会把外道、气功、怪力乱神奉为珍宝,而与如来正法擦肩而过。因此,我无限感恩和庆幸自己拥有这样一位慈爱的父亲。

父亲未到古稀之年即离世,是因果和因缘的关系。让我终生遗憾的是,父亲有如此天然的悟性、聪慧及分辨正邪的能力,却未及学到南无始祖报身佛带来正确无偏的如来正法就走了!每当想到这里,都让我黯然泪下,感思人生的无常。

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一切已成梦幻泡影。我对父亲最大的孝,就是把所修一切善业功德回向给父亲,期盼父亲学到如来正法,步上成就解脱之路,这才是献给父亲的最好礼物!

 

撰稿/菩提籽

编辑/对白云天

 

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佛学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WM
WM 关注:0    粉丝:0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发表评论

表情 格式 链接 私密 签到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