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受用

修行是什么意思,修行的最高境界,修行的句子经典语句,修行修心修自己,度己度世众生,修行次第是什么,通过学佛,了解修行应该是什么样的。通过佛学转化成修行,从而获得受用。闻,思,修,果。
他学附佛外道,种下了堕落的因

他学附佛外道,种下了堕落的因

FX 3年前 24 0

前段时间,同学群里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为什么而争已忘记了,只记得有位蒋同学的观点非常偏激,同学们虽不赞同却也不愿意与他争辩,可他仍不依不饶,非要让其中一位同学跟他说个清楚,结果这两人一番唇枪舌剑之后不欢而散。 记得毕业后十年,我曾和这位蒋同学见过面,当时他说自己在学佛,似乎还看了不...

您若不试试,怎可能感受到学佛之好呢?

您若不试试,怎可能感受到学佛之好呢? 3

WM 2个月前 24 0

自己学佛多年,感受到了学佛的好,自然会劝身边的许多朋友也来学佛,这应该是每个佛弟子共同的心态,也是佛弟子菩提心的具体体现。善根好的朋友稍微一说,就开始学佛了,而许多朋友则是回应“我才不信”。然而好友娜娜就是这样一个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开始学佛而受益......

从《佛陀》扮演者加甘•马利克的剃度出家,谈人生感悟 4

从《佛陀》扮演者加甘•马利克的剃度出家,谈人生感悟 从《佛陀》扮演者加甘•马利克的剃度出家,谈人生感悟 从《佛陀》扮演者加甘•马利克的剃度出家,谈人生感悟 从《佛陀》扮演者加甘•马利克的剃度出家,谈人生感悟

加甘•马利克曾因主演电影《Sri Siddhartha Gautama》(汉文译为《佛陀》)而被人熟知。该电影是一部以南无释迦牟尼佛生平为基础的史诗传记电影。加甘表示,之所以选择来泰国剃度,是因为他信奉佛教,且与泰国有缘,遂决定来泰国出家修行,希望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以及促进印度佛教...

WM 2年前 24 0
人生的指明灯

人生的指明灯 2

WM 11个月前 24 0

张桂梅培养她们不畏艰苦,吃苦耐劳的品格,引导她们刻苦学习,将来回报社会,她就像希望之光,照亮孩子们的追梦人生。那么我们学佛修行人的指明灯是谁呢?......

太岁是个什么东西,可以化解吗?

太岁是个什么东西,可以化解吗?

WM 6个月前 24 0

民间习俗中流传着犯太岁的说法。“太岁头上动土”这句谚语更是让人对太岁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尤其到了每年的岁末,一些人就想方设法来化解所谓来年与自己相冲的太岁。

生活中,遇到小众生该怎么办?

生活中,遇到小众生该怎么办?

FX 3年前 24 0

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夏天,洗菜、淘米经常会遇到一些小众生,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因为众生共处大自然,共同享受大自然孕育的各种五谷杂粮、各种蔬菜、各自适意的美味。 一次我在店里做午饭,把几个洗净的青椒掰开,当掰到第二个青椒时,掉出一个青虫,有一寸多长,我把青虫拿在手上拈一拈,心想该怎...

坚定信念活着,就能不一样

坚定信念活着,就能不一样 3

WM 8个月前 24 0

人为什么活着?只为吃穿不愁,享受生活?活着的意义指向何处?面对这些问题,恐怕很多人都会沉默不语......

丢掉心灵上的鸟笼

丢掉心灵上的鸟笼

WM 1个月前 24 0

决定我们一生的,有时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人重要的是应该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越是不能放下的,越容易失去;越想牢牢抓住的,越消失得快......

你心中有没有别人?

你心中有没有别人?

FX 4年前 24 0

人若过于自私,凡事只求自己方便,自己舒适、自己有利可图,那这个社会真的就会变的十分可悲;人若只求自身的好处,只看眼前的利益,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那么将会产生很多的恩怨与纷争。为他人着想,能减少纷争,既关怀别人,也保护了自己。

《大树之恩》 感人至深,值得每个人读一读

《大树之恩》 感人至深,值得每个人读一读 3

WM 10个月前 24 0

小时候,我们喜欢和爸爸妈妈玩......长大后,我们就离开他们,只在需要什么东西或者遇到麻烦的时候,才回到他们身边。人生确实如此,请朋友们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

遇事不抱怨,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抱怨,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3

WM 8个月前 24 0

一个人的思想态度,深切影响着他的思想高度,高度又影响着他对生活的认识深度与广度。因此,改变态度,才能改变高度、深度和广度,进而改变自己的人生。

母亲节思母报恩 愿以纯净的功德孝敬故母

母亲节思母报恩 愿以纯净的功德孝敬故母 3

WM 3个月前 24 0

母亲 1919 年生于鲁西南的一个大户人家,身材匀称、皮肤白皙、言语柔和、慈眉善目。自幼有着菩萨般心肠的她,尊老爱幼,帮助弱者是平凡的事。母亲的一生,以自己的言行为我的成长播下了许许多多光明的种子......

警惕寺院另类“商业化”,邪师骗供养

警惕寺院另类“商业化”,邪师骗供养 2

WM 4个月前 24 0

当前佛教界呼声最高的莫过于反对佛教“商业化”,而当我们将目光对焦于寺院上市,寺院被承包,高额门票和烧高香,假僧人敛财等乱象时,有些僧人忘记了佛教“慈悲为本”的情怀,而是以信众供养钱的多少,给予不同待遇。更有邪师常以“供养寺院钱越多,功德越大”的邪见,错误引导生活困难的信众给寺院供...

生命中的不义之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4

生命中的不义之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生命中的不义之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生命中的不义之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生命中的不义之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贪”就是一个无底的深渊,不管是谁,只要掉进“贪”这个深渊,必定害人又害己。世人为贪一场黄梁美梦,造出种种恶事,却不明白,无论是荣华官贵、富商帝王、贫民布衣都是一场梦幻,这是铁定的事实!

WM 1个月前 24 0

候车厅遇“高人”辩佛理,方知自己修了 20 年徒劳行 4

候车厅遇“高人”辩佛理,方知自己修了 20 年徒劳行 候车厅遇“高人”辩佛理,方知自己修了 20 年徒劳行 候车厅遇“高人”辩佛理,方知自己修了 20 年徒劳行 候车厅遇“高人”辩佛理,方知自己修了 20 年徒劳行

作为一个已有 20 多年学“净土法门”的“老居士”来说,我一直以为自己学了很多,懂的也很多。直到那一天在动车站候车室遇到一个“高人”,我与她辩论一下佛理后,我才醒悟,原来这 20 多年的所谓学佛修行全是在“自己骗自己”的误区中打转,自己在自我陶醉中修了 20 多年徒劳行还不自知。

WM 2年前 23 0
监狱与地狱的对比,朴槿惠从总统到阶下囚未必不是一种“幸福”

监狱与地狱的对比,朴槿惠从总统到阶下囚未必不是一种“幸福” 3

FX 3年前 23 0

2017 年 3 月 31 日凌晨,韩国法院签发对朴槿惠的逮捕令后,前总统朴槿惠就被移送到了首尔看守所。如同电影中看到的一样,她要拿着自己的姓名牌,站在显示身高刻度的标尺旁,拍摄 “面部照片”。接着,领取看守所规范手册,以及餐具、牙刷、牙膏、肥皂、毛巾等最低规格的生活用品,前往十点五七平米...

感冒后尙无法专注念佛,临命终时又将如何“一心不乱”?

感冒后尙无法专注念佛,临命终时又将如何“一心不乱”? 3

WM 3年前 23 0

死亡到底有多痛苦?为什么千千万万一辈子念佛的人临终时就是无法十念往生呢?这是当今许许多多尚健在的学佛人不曾思考或不愿意去思考或根本无法想象的问题。学佛的我也不例外,直到一次小小感冒的考验,才终于让我为自己敲响了警钟。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