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物而不物於物”,明白了这个道理对我们帮助甚大 2
其实,当我们决定放下时,我们不会失去什麽,唯一会失去的是以前放不下的执着和烦恼。所以放下我们所执着的一切,不仅是智慧的流露,更是走向菩提圣道、成就解脱的必然。
其实,当我们决定放下时,我们不会失去什麽,唯一会失去的是以前放不下的执着和烦恼。所以放下我们所执着的一切,不仅是智慧的流露,更是走向菩提圣道、成就解脱的必然。
我曾经是一个学佛团队的负责人。刚开始,大家都很尊敬我,甚至开玩笑叫我 “领导”。我渐渐滋生出盛气凌人的毛病。经常用命令的口吻去交待事务。发布信息,生硬,冰冷,两年后,我得到团队通知:我被团队隔离了。当时我内心愤愤不平......
这个世界没有一刻是静止的,过去无法挽回,未来可以改变。我始终相信,努力的人梦想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这是我们对自己的承诺也是对未来的守望。强者,不怕失败,不惧艰难,不忘初心!
学佛要当下开始,当下提起正念,就是现在我讲法的时间你们就要开始学了。因为人死无定期,你不知道哪一天就要死了......
秋信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学佛多年,也拜了多位法师为师,他一直期望能像很多神话电影那样遇到一个真正的佛菩萨。他百思不得其解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人说“佛菩萨暴露身份就要离开”呢?难道现代社会就没有佛菩萨在住世吗?
过去,只记住修行是迁转意识入于行持;现在当再次恭学佛陀说法时,才发现我遗漏了重要的一点,正因为忽略了这一点,我的行持出现了问题......
风吹云舒卷,淡看人间路。静谧的夜晚,我的脑海里闪过这样的画面。抬头间,繁星垂挂天幕,定睛处,不知其名的星座任云儿在其间穿梭。有多久,我没有好好跟自己相处,而任由生活裹挟着,推搡着前进?
一只小小的蜘蛛能够创造出这么漂亮的家园,完全是因为它们目标坚定,有明确的方向,做事情专一。而我为什么学佛会受用甚微、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呢?......
作为一个已有 20 多年学“净土法门”的“老居士”来说,我一直以为自己学了很多,懂的也很多。直到那一天在动车站候车室遇到一个“高人”,我与她辩论一下佛理后,我才醒悟,原来这 20 多年的所谓学佛修行全是在“自己骗自己”的误区中打转,自己在自我陶醉中修了 20 多年徒劳行还不自知。
2017 年 3 月 31 日凌晨,韩国法院签发对朴槿惠的逮捕令后,前总统朴槿惠就被移送到了首尔看守所。如同电影中看到的一样,她要拿着自己的姓名牌,站在显示身高刻度的标尺旁,拍摄 “面部照片”。接着,领取看守所规范手册,以及餐具、牙刷、牙膏、肥皂、毛巾等最低规格的生活用品,前往十点五七平米...
死亡到底有多痛苦?为什么千千万万一辈子念佛的人临终时就是无法十念往生呢?这是当今许许多多尚健在的学佛人不曾思考或不愿意去思考或根本无法想象的问题。学佛的我也不例外,直到一次小小感冒的考验,才终于让我为自己敲响了警钟。
我今年七十二岁,接触佛教已二十三年,表面上看是一个“深入”佛门的佛弟子。但之前,我迷迷糊糊赶佛潮,浑浑噩噩度年华,任时光轻易流逝。直到六年前,通过一场助念我才明白什么是真佛法。
我们面临是非的时候切不可予以执着,如若不然,只要纠缠在是非里,就会产生争执,想要辨个真、假、对、错,分个胜负进而可能造成打斗伤害。到最后谁是谁非照样纠扯不清,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甚至于事态愈演愈烈,出现残杀、死亡等等灾难。
在生活中,有多少人因所求不得而辗转反侧?想一想,别人比自己优秀时有羡慕嫉妒吗?自己暂时比别人好的时候有生怕别人超过的心行吗?甚至还有人晚上做梦都想着升官发财,进而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绞尽脑汁......
人生所有的努力无非两种结果:见笑亦或见效。做好迎接前者的准备,做好遇见后者的从容。因为我们的每一刻都是在为自己的明天铺路。无论是阳光大道还是坎坷泥途,路都是自己走的。
“福田”一词,在传统文化中就是指德,在物理学中就是指能量。佛法中常常说到福田,福田的意思就是像田地一样会生长出福报,比如,财富就是从福田中生出来的。
又是一年清明时,细雨纷纷,点点愁思,心中的隐痛不曾消失。每到此时,看到坟头插满鲜花,摆满供品,就会在内心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对他(她)们再好点,再多些关爱?此时的鲜花和问候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素食,让我体会生命的可贵,珍爱生活的每一天。现在,生活真的温柔待我,愿也如此温柔待你......
一盘盘法音,如醍醐灌顶,让我反省自身,原来我只是嘴上念佛,而身、口、意三业并未学佛,更未修行,那如何谈得上成就呢?犹如缘木求鱼,简直痴心妄想啊!
搜索当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