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本佛书《世法哲言》,是佛陀将世间法上的一为人处事之道通过精辟的语言,在世间法上利益大众的实用智慧宣说於这个世界,直入文明道德的最高境界的至理。认真研习,深鉴内识,从其超尘脱凡之智慧,无私正节,了明万法之微妙,都会受到很大的教益和启迪。
换一种心态看成败,生命更精彩

换一种心态看成败,生命更精彩 3

WM 学佛受用 3年前 19 0

当我们能够把人生当做是提升自己心性的一个过程时,我们会发现自己具备了极大的反脆弱能力。当我们事事顺利时,不要沾沾自喜,那正在用尽自己的福报;而当我们屡屡受挫时,也不要怨天尤人,那是在消除自己往昔的罪业。人生修炼的过程就是不断的磨练灵魂提升心智的过程......

为人师表首重自身道德修养,学道修道则应尊师尊教

为人师表首重自身道德修养,学道修道则应尊师尊教

FX 学佛受用 4年前 14 0

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能获得多少知识,深浅正误都是和老师的教导息息相关的,都是借着老师所指导的作用才实现的。当今住世佛陀更是随时随地为弟子做表率,从来都是以身作则自称愧者,弘扬佛法。一直以来都是本着“众生的一切罪过由我承担,我种的一切功德都给你们”为原则利益众生。

还没学会专注吗?您将一事无成

还没学会专注吗?您将一事无成 4

WM 学佛受用 3年前 14 0

我们往往都会有这样一个弱点,常常会被一些小事所左右,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更可悲的是最后连芝麻也找不到了。说白了就是对现在正在做的事情的缺少专注和坚持。

【佛门观察】警惕佛教界中的“街溜子”

【佛门观察】警惕佛教界中的“街溜子”

WM 佛门观察 3年前 27 0

现在在佛教界也有很多“街溜子”,他们披上袈裟惺惺作态,实则胸中不解半篇经文。走到哪里都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只知伸手收供养,但凡有人请他“讲经说法”却只会顾左右而言他,或满口玄词滥调......

不是你想不开,而是你的心没学会拐弯

不是你想不开,而是你的心没学会拐弯 3

WM 学佛受用 2年前 17 0

人生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他也哭;人心也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内心的世界,是善良还是丑陋,是光明还是黑暗。起心动念,天堂地狱皆在一念间,一切的一切在于自我心灵的禁锢与释放,我们才是命运的创造者!

成功不可或缺:专注

成功不可或缺:专注 3

WM 学佛受用 1年前 7 0

在学佛修行途中,当我们发了具体的、方向正确的愿心,立下了成就解脱的志向之后,我们是否被修行路上那些世法幻境所牵引,迷于世法、财富、亲情而忘记了学佛修行,解脱成就的目标呢?

拜托,正因为我年轻才更要学佛

拜托,正因为我年轻才更要学佛 4

WM 学佛受用 4个月前 56 0

在人们印象里,仿佛学佛就是退休后修身养性,打发时光,安度晚年的事情。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掺和到一群大爷、大妈的群体中诵经拜佛似乎有点异类,犹如在“广场舞”里看到年轻人一样,感觉怪怪的。为此,许多年轻人也就“望佛止步”。

警惕,您这不是“佛系”,而是忘了初心在颓废

警惕,您这不是“佛系”,而是忘了初心在颓废 3

WM 学佛受用 2个月前 54 0

有的人把佛系称为一种新文化,将佛系也归属于文化的一种。殊不知,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因此,在我看来佛系不能称其为文化,只不过是给自己的怯懦找一个借口罢了。

没见过世面,就别自以为是

没见过世面,就别自以为是 4

WM 学佛受用 2年前 66 0

事实上,一个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往往不会觉得自己有多优越,因为你见过的只不过是世界的一个面而已。而世面这东西没人能见得完,人只要活着就一直在见世面。在世间法上 “没见过世面”,没什么好丢人和感觉可耻的,今天没见,明天就可以见,何况“世面”本来就是相对的。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