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底峡尊者告诉我们如何修忍辱
佛说无为最,忍辱第一道。可见忍辱之法是直取菩提的妙宝......
佛说无为最,忍辱第一道。可见忍辱之法是直取菩提的妙宝......
众生之间围绕着报恩报怨、讨债还债等种种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造成种种恩怨情愁的困扰......
常听到身边学佛的朋友说,这个很难,那个很难,戒杀难,戒色难,戒贪难,戒嗔难……有些人,还没开始修,就自己把自己难倒了,自己给自己设限了。他们忘记了,每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但他们却常常自己设限,认为修行很难,而忘记自己佛性之“本能”,也就只能永远在轮回中打转,无法跳出“三界”之囚笼...
“知足常乐”含藏深意,值得深思。但把知足常乐当成不为贪欲所牵制,满足所得而快乐,不落于消极怠惰,已经是有益身心的知见了。如能知道、接受真正的“足”境,以“足”境为目的地,并践行追求,不于逆境而退初心,不于小进步而驻足,坚定前行,终将获得那身于“足”境中的恒久无忧的快乐。
佛弟子最大的幸福是什么?莫过于成为一个不生不灭,离开生老病死苦,自由、幸福常乐、神通广大、无有障碍的这么一个圣人,最终圆满成佛道。而末法时期,邪师、骗子打着佛教旗号,公然违背释迦牟尼佛的教戒,以凡充圣,曲解经义,扰乱佛法,混淆视听。回想我见到的种种现象,真是感慨万千啊!下面就试举...
昏黄的路灯下,一位女士穿着飘逸的连衣裙,挽着先生的胳膊,漫步在古黄河的延河风景带上。两人不时地传出轻声细语,和着悠扬的轻音乐,恰似一对初恋的情侣在享受二人世界。女士名婉清,她深深明白今天能如此悠闲浪漫实为来之不易。话锋回转,这段真情故事始于十年前……
想一想,多少年来,一直都是人类把动物关进笼子,而今,疫情却把十几亿人关进了“笼子”,因果在循环着。有道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们今天所承受的一切苦难,都是往昔种的因,因缘成熟之后结的果。就像现在,我们共同的恶业感召了被关进“笼子”里惶恐不安的果。
雪姐是一个虔诚的佛弟子,平时一直接照佛陀的教诫去行持,以一个修行人的言行待人接物处事,帮助孤寡老人,接济贫困,布施等等。一天,村里的一位老人去世了,雪姐去帮忙,忙完后和大家坐在一起聊天。后来,一位亲戚说放在雪姐那里的手机不见了,怎么也找不到......
今年,是我的外公辞世 10 周年,我写这篇文章来忆思我的外公。耳边警钟常鸣:人生无常,人生苦短,人生如梦,人生岁月无情……
今生有这个因缘,成了一家人,就要像自己的亲身母亲对待她,作为佛弟子尽量不要造作,一切就如失而复得的亲人一样珍惜。其实一切都要出于真心。佛弟子真心修行自然真心尽孝。
我股骨头坏死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每次疼痛只能靠吃止痛药。试了很多偏方都不管用。被这病折腾的一直在想:我怎么不死呢? 后来,全家从黑龙江迁居到山东蓬莱。儿子认识了刘师兄,听了刘师兄分享学佛的受用后,回来让我试一试。正因如此开始了我的学佛之路。 皈依后不久我便考取了闻法上师,并在家里...
我是个月嫂,也曾是一名基督徒,去教会唱圣歌二十多年了,可因为五音不全,没有学会一首完整的圣歌,也曾请教过专业老师,自己也曾努力练习过,结果还是令人失望。因此,我不敢在人前唱歌,只在家里没人的时候才放开嗓子高歌一曲。然而,我这个音乐盲,有一天却因为一首佛曲而改变。
我的父亲郝德昌,今年七十岁,他高大英俊、幽默风趣、善良和气、人缘极佳。2015 年 6 月,我父亲去到美国亲授皈依。2017 年 9 月初,父亲的病情恶化,身体日益虚弱。我与母亲啊也在医院加劲恭诵《佛说阿弥陀经》给我父亲听。母亲一遍又一遍地告诉父亲,要观想南无阿弥陀佛圣像,还要真心做大忏悔....
2018 年 8 月 1 日是三姐去世一周年忌日,按老家风俗,这一天所有的亲人都要一起到墓地祭奠,以示对亡者的悼念哀思。但我没有去。我一直无法释怀,更不愿回忆姐姐患病那段时间,一家人曾经历的磨难。我早就想把三姐的事情写下来以警醒世人,但几次都无法落笔,至今内心仍撕裂般地疼痛......
都说自己知道,善因得善报,善报结善果,都说“我相信因果” 然而,真信了吗?懂得归懂得,依不依懂得的道理去行持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现实生活,我们之所以总不能安于现状,是因为居于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的心要承载的欲望太多。欲望也往往阻止了我们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让我们的判断力彻底麻木,但等真正设身处地的走到那个位置的时候,才明白现实远没有看起来这么光鲜。
最近有个“上海名媛群”火了。其实假名媛,她们大多出身普通却又爱慕虚荣,最主要是想走捷径,而幸福没有捷径。可有钱人他又不傻,他们压根不会跟假名媛在一个圈子玩,而且他们识人无数,别人冲着钱来的,可能一眼就被识破了。跟他们在一起玩的结果基本上是人、财、青春三空。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为大众所熟悉,她似乎凝聚了人生的悲欢剧,虽具稀世俊美,却在命运的颠簸中香消陨落......
面对生死选择时,我们是否都能放下自我的利益和挂碍,以他人为重呢?
搜索当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