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孩子培养福田? 3
“福田”一词,在传统文化中就是指德,在物理学中就是指能量。佛法中常常说到福田,福田的意思就是像田地一样会生长出福报,比如,财富就是从福田中生出来的。
只管自己一心吃斋念佛,不管家人病苦, 对吗?
朋友的母亲皈依学佛后,大部分时间都去寺庙诵经拜忏,把她父亲一个人丢在家里,有病也不管不问......
佛陀涅槃都不能让你警醒,那真的没救了! 3
当我听到南无羌佛和南无玉花寿之王佛母为众生担黑业,双双涅槃返驾报身佛土的时候,我哭了。伤心过后,静下心来反思自己......
要成为真正的圣者,必须要严持戒律,依教奉行 3
要成为真正的圣者,必须要严持戒律,依教奉行,一切为利众生,累积善业功德,才能成功,这哪里是佛祖随便一加封就能成圣的呢?
点滴都要在行持中 2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真正的生活佛法化,就是要依佛教诫,把学到的慈悲,善良,功德,如何行于众生道中让众生获益、解脱、成就、幸福。
甄嬛传与大长今,哪个更值得我们尊敬?
当我们面对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在当下的社会,我们该怎样取舍呢?......
老汉在市场摆大甲鱼不卖钱,却只想送给有缘人 2
早市里,一位老大爷面前摆着两只甲鱼......
聖蹟寺匯聚慈悲願力 誦持《阿彌陀經》為苦難眾生祈福 3
(本報訊)南加州帕薩迪納市的聖蹟寺於 4 月 6 日及 13 日,分別舉行了兩場佛教祈福誦經法會。
浮生若茶,甘苦只在一念间 3
处在艰难困苦时,我们能拿出“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精神,振作意志,直面困难,顽强拼搏,何愁乌云不会散去?相信幸福就在眼前!
孝女七年苦寻母相逢之际已垂危,为救生母发大愿孝感动天佛显灵
我们家住山东五莲县。2007 年 5 月,性格内向的妈妈突然离家出走。我们每天像发疯一样四处寻访有关部门、发出寻人启事、到处打听,所有能尝试的方法,所有能连接的渠道,我们都试过了,连做梦都在找她。可用尽一切办法后,依然杳无音信。找不到时就是找不到。正在我们悲伤绝望之时,一位朋友劝我...
时时身披忍辱衣,不放过任何一个逆境修忍辱 2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万事先修德,养性必制怒。学佛修行,从忍辱开始,容常人所不能容,忍常人所不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受,不放过任何一个逆境来修忍辱,时时身披忍辱衣,只有这样才能远离嗔恨烦恼, 令身心清净无垢!
我是这样修无常观的,真的管用
学佛修行人有多少人能升起实相“无常心”,每天生活在无常的现实生活中,生活在贪、瞋、痴、爱、喜、怒、哀、乐、利、衰、毁、誉等我执之中,虽然因为这些执着有时痛苦、有时悲伤、有时快乐……,但是很少人从中体验到无常,痛苦还是痛苦,快乐还快乐,无常还是无常。
《葬花吟》引发的联想:佛陀住世渡群生,莫做黛玉收花骨 3
《红楼梦》中的 一曲《葬花吟》,唱尽了人间伤春悲秋之痛。花谢花飞日月转轮,红消香断轮回不尽。这正是佛陀所讲的无常之显现......
四千万人中的幸运儿 学佛让我圆了做母亲的梦! 3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古训。回想当年,我也品尝过不孕不育所带来的痛苦和折磨!只要听说哪个医生好,我必定要去。家中更是中药、西药没断过,还祈求神灵,最终也都没结果。以往我不明信因果,只会向外驰求、后来我放下一切,戒杀放生,专心于佛事,从因上不断下功夫,在得到佛菩萨加持下,让我告别...
四十年不会微笑的女人,如何改变了自己,改变了人生
你会笑吗? 废话,是人都会,几个月的孩子都会。 没错。 可我不会,从我记事起,四十多年没笑过,也学不会。 我是不笑,我就这样,我天生的。再说,有什么值得笑的事呀!不会笑有错吗?所以,我从来不笑。所以,我从来不笑。有人说:你高冷!你酷!你笑肌不发达!你深沉! 这是文雅的。 还有讥讽...
秋之叹——命若积木 生若游戏
秋雨以后的日子慢慢拉开帷幕,而这以前的光阴似乎在瞬息间陨落,时间像烟尘一样飘渺而无有寻处。生命似乎是偶尔的一粒种子,就这样飘落人间。开花、结果、散落,由人不得。生命,如天空的飞鸟,飞过就没有了痕迹;生命,又宛如节日里的烟花,绚烂又泯灭。
佛法导思:一家三代的悲惨业报如何才能改写? 3
这是一位百岁老人,名叫寒云飞。他非常乐观,总是笑嘻嘻的,极少见他发火。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革命杀了很多的日本士兵,后却因环境的压迫,走上汉奸走狗的道路。解放后,他娶了一位身有残疾但却美貌的女子,生了四个儿子,个个仪表堂堂。这应该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惜好景不长……
是因为已过不惑之年才容易被感动吗
不知道是学佛之后对于无常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还是年龄增长的原因,总是越来越容易被一些人、一些事打动。 它可能是一首歌、一个小视频、一个短短的文案、或者是一张老照片。 从这些被感动的地方总能够感受到无常的无情与紧迫。 前几天,几个已过不惑之年的好哥们儿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开始还是高谈阔...
三个故事的启示:菩萨不能乱称
近期,我参加了一场助念。助念团的义工们为往生者的无私发心,我非常赞叹,但称呼往生者为“菩萨”,我万万不敢认同。我曾经恭闻的法音《不要乱称菩萨玷辱圣贤》,也恭读过文章《鉴别圣德的级位》,对菩萨的理解有些许体会。下面就三个故事,来分享菩萨背后的深意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乱称菩萨。
搜索当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