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会飞,泥鳅在啼叫,放生中感受到的生命灵性 3
六道众生皆有灵性,它们拥有与人类一样的灵知心识,有情感,有欢乐,有忧愁,更惧怕死亡!而人类却往往不能善待它们,任意抓捕宰杀,这是何等残忍啊!佛说六道众生皆平等,六道众生皆是我往昔、今生的父母,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善待它们,不爱护它们呢?
六道众生皆有灵性,它们拥有与人类一样的灵知心识,有情感,有欢乐,有忧愁,更惧怕死亡!而人类却往往不能善待它们,任意抓捕宰杀,这是何等残忍啊!佛说六道众生皆平等,六道众生皆是我往昔、今生的父母,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善待它们,不爱护它们呢?
佛弟子们经常会在一些特定的日子放生一些活物,这是基于佛陀教导,慈悲六道有情依缘救度。 南无羌佛在《极圣解脱大手印》中教导我们:“故一切众生无始至此皆我父母,皆我亲情眷属,而我的父母为了我们辛苦劳累病痛,无私付出,他们的心思精力全是为我耗尽的,应该说直至为我活活累死,……我当马上施...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的成道日,中国传统的腊八节,也是我的生日。今年,我六十岁。离无常又进了一步,看看现在的我,己是满头白发,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就像少水的鱼儿。人为什么会有生日?说明人生就是无常性的,生日已过,可以说我又多了一年时间,也可以说减少了一年时间。
妈妈就像秋风中摇曳的一片树叶,随时都有飘落的可能。想到这里,泪湿润了眼眶。我能为妈妈做点什么呢?怎样才能让操劳了一生的妈妈,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女,晴冕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父亲久病十年,依然有孝女在前。学佛前的晴冕可能在孝顺中夹杂着怨气,可学佛后的晴冕,把照顾父亲看成是为人子女理所当然的孝道和修行对境。
依民间习俗,人死后要马上给亡者换寿衣,否则身体僵硬后就换不来了。其实这种习俗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人刚断气时,地、火、水、风四大开始分离,痛苦万分。死者的灵知心识(俗称:“灵魂”)开始慢慢离开肉体。这时只要有人稍微触碰一下亡者的肉体,亡者敏感的神识立即会感觉到刺心的触痛。
我和父亲都错过了太多,不是父亲不知足,而是我太自私了。作为一个佛弟子,我连基本的孝顺都没做好,连女儿都没做好,自以为孝顺,却不知道让父母不开心都是不孝。
凡学佛之人都知道拜忏的力量与功德能消无始业障,也都知道犯戒了、不如法了要真诚忏悔。正如《金光明经》所云:“千劫所造无边业,一次作忏亦得净。”然而,可怕的我执盖障,使人变得愚痴,以致经常无法发现自己的错误,以致经常以为自己在修行而事实却是 “自己在骗自己都不知道”。......
有人说“真正善良的人会有病无痛”,也就是说,即便患有恶病,临终之时也不会痛苦而是安然离世。我善良的父亲就是一个例证......
父母对孩子的爱无法用言语道尽。父母爱孩子,那是放在心尖上。只要孩子需要,父母倾其所有,哪怕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作为儿女如何回报父母的深恩呢?又如何孝敬父母?怎样的孝敬才是真正的孝敬呢?......
梅的弟弟在市三院工作才半年,脑溢血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抢救无效走进了黄泉,真是天不遂愿啊,这个晴天霹雳劈昏了她、这股狂风骤雨直接把她推向了万丈深渊,她想不通、也弄不明,只有无限的悲伤和无边的恐惧。人怎么就那么脆弱?人生怎么这么短暂?
父母恩重,难以为报。当我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有些事还来得及弥补,而有些事已成为永久的遗憾。
2025 年 3 月 17 日:聖蹟寺、聖格講堂攜手當地慈善機構共同推動善行
思及世间,也许有许多人也和我一样,年轻时不知道真心孝顺父母,待痛失双亲后才有领悟,内心懊悔但却悔之晚矣。于是,我决定把我的亲身经历明明白白的剖析出来,借此清明时节与大家共勉,再次呼吁:行孝不能等。
此时的我,心里那一阵又一阵的紧迫感不断袭来:我丈夫的弟弟,他的这场人生之梦已经结束!这无常来得太快了!让我猛然对无常生起了几许恐惧,对人生生起太多无奈:死时什么东西都带不走,唯有业力随身…
我对妈妈的想念,与其说是母女情深,不如说是我执著索取妈妈的爱。我回味的是,在贫穷中妈妈给我的快乐童年,我贪恋着那份母爱......
我的母亲学佛有年头了。要说真正学佛,还是从 2015 年有幸拜读南无羌佛的《解脱大手印》、《什么叫修行》法着以及帕母六论等佛书以后,方知这才是真正可以帮助众生成就解脱的佛法。
经常有人问我:"你是不是过得不如意啊?或者是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要不然你为什么学佛呢?"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好像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当前临时困境,寻找一种心里安慰,那么到底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呢?
当今社会上,被伪善的出家人欺骗和误导,被所谓的“大仙”坑害的人多如牛毛。这些绝不是真正的出家人......
因佛陀佛母为众生承担黑业而示现涅槃、返驾报身佛土,正信佛弟子们闻之悲痛万分。然而,部分学佛人士乃至出家人缺乏正知正见,不仅不忏悔,反而怨天尤人,对佛陀、佛法失去信心,开始怀疑佛陀、怀疑佛法......
搜索当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