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文论

佛弟子访谈(一)什么是佛、佛教、佛学、佛法?

佛弟子访谈(一)什么是佛、佛教、佛学、佛法?

FX 3年前 13,319 5

您知道什么是佛教吗?您知道要怎么学佛吗?您知道耶稣基督也学习佛法吗?您知道佛陀与神仙的差别吗?您知道佛学与佛法之间的巨大差异吗?您知道什么是真佛法、什么是假佛法吗?您知道真佛法的源头在哪里吗?

佛弟子访谈(十八)脱离生死病苦的真正佛法展显实例

佛弟子访谈(十八)脱离生死病苦的真正佛法展显实例

FX 3年前 2,118 1

俗话说好汉就怕病来磨,人的一生难免不生病,小病还可以撑过,一旦罹患绝症,那真是身心焦灼难以承受的。您知道在第三世多杰羌佛的弟子中确实有人能够脱离病苦障碍,生死自由吗? 您知道华藏寺供奉的十多件佛教圣物,其中有一尊释迦牟尼佛法王子像,曾经在浴佛法会之后放光,而且持续了近两个小时,这...

金刚密鉴-密法灌顶择师法要 7

金刚密鉴-密法灌顶择师法要 金刚密鉴-密法灌顶择师法要 金刚密鉴-密法灌顶择师法要 金刚密鉴-密法灌顶择师法要

金刚密鉴一书内容收摄三密灌顶之师承条件、各部密法灌顶之神通表法相等,诸多密法至高法义,实为无上密法之最高法要,印证明师之精确指南。它告诉诸善行者,倘不依此法义去寻求明师,必入邪途、堕入深渊无疑;若依此三文寻求明师,自可深入正知正见密宗正门,得大解脱。

FX 3周前 664 0
虚云法师开示录-释迦牟尼佛 _ 出家 _ 戒律

虚云法师开示录-释迦牟尼佛 _ 出家 _ 戒律

FX 3年前 129 0

佛门旧制,比丘出家,五夏以前,专精戒律;五夏以后,方许听教参禅。何以如此呢?因为修行以戒为体,戒是出生死的护身符。没有戒,在生死苦海中就会沉沦汩没。佛曾以戒喻渡海浮囊,不能有丝毫破损,浮囊稍破,必定沉溺。所以宗、教、净三宗,及一切法门,都以戒为先。

佛弟子访谈(四十六)南无羌佛德境圣洁高超,圣迹预言,开口即应

佛弟子访谈(四十六)南无羌佛德境圣洁高超,圣迹预言,开口即应

FX 2年前 984 1

正慧法师分享佛教界许多高僧大德求拜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时,佛陀展显的佛法圣迹。 正慧法师分享南无羌佛提前十分钟预言,果然百万飞鸟临空献舞的圣迹。 正慧法师分享南无羌佛道德境界圣洁高超的真实事例。 正慧法师分享松鼠献酪梨供养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事迹。 释正慧法师,台湾竹云寺住持,著有...

佛弟子访谈(三十二)浅谈学佛吃素、不杀生、四无量心、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八风吹不动和对佛陀觉量概念的理解

佛弟子访谈(三十二)浅谈学佛吃素、不杀生、四无量心、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八风吹不动和对佛陀觉量概念的理解

FX 3年前 2,605 1

您知道学佛的人是不是一定要吃素呢?不吃素是不是就不可以呢? 佛法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家庭里,是不是能够让佛法生活化呢? 您知道佛法所说的慈、悲、喜、舍,这四个字背后代表什么意思吗? 您知道佛法里说到的「八风不动」这四个字的典故是什么吗? 一位有名望的法师书上说到,佛陀不只透彻了解宇宙...

佛弟子访谈(十四)因果与宿命论的差别

佛弟子访谈(十四)因果与宿命论的差别

FX 3年前 3,375 1

您知道佛教对社会上的算命看相风水地理有什么看法吗? 您知道因果业力的说法和宿命论有什么差别吗? 是不是只要做到劝人为善,与人为善,就不一定要信佛学佛呢?

佛弟子访谈(六十八)佛法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一定要学佛吗?佛教是一种宗教吗?如何解开命运的枷锁?

佛弟子访谈(六十八)佛法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一定要学佛吗?佛教是一种宗教吗?如何解开命运的枷锁?

FX 2年前 1,480 0

您知道佛法到底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吗?是真的一定要学佛吗? 您认为佛教是一种宗教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呢? 您知道我们的言语、行为、思想,还有所经历的一切都在因果之中,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解开命运的枷锁呢? 隆慧法师,拉坚尊者二世,是藏传佛教觉域派拉坚大圣女德的转世,美国旧金山华藏寺...

虚云法师开示录-五月二十六日开示

虚云法师开示录-五月二十六日开示

FX 3年前 25 0

修行人把心田里的无明草薅了,那智慧花就长得好,开得好,只要你不被境转,情不附物,无明草就不长了;智慧花一开,则粗言及细言,总是说无生。古人行到说到,无空话讲,一问一答,答在问处,吐露心机,都是妙用。

虚云法师开示录-心不被境转,修行就不错过时光了

虚云法师开示录-心不被境转,修行就不错过时光了

FX 3年前 66 0

时间长短唯心所造!只要能定慧圆融,二谛融通,深入三味,一念无生,则见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行住坐卧,不要心外见法,每天不被境转,任你暑去寒来,与我不相干。如如不动,念念无生,这就不被境转,修行就不错过时光了。

虚云法师开示录-人生宝贵如盲龟遇浮孔

虚云法师开示录-人生宝贵如盲龟遇浮孔

FX 3年前 86 0

人生之宝贵,如盲龟遇浮孔,而今生已得遇佛法,就要依教奉行,依戒定慧种种法门降伏其心。而人往往有高低贵贱之分,皆由五戒十善之因,有上中下不同,故感果为人有贵贱不等。故要修因感果,念念在道,则处处是道场,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既然人身已得,佛法已闻,就要努力修行,...

佛弟子访谈(二十)南无羌佛返老回春的真相是什么?佛教界的法王是什么概念?

佛弟子访谈(二十)南无羌佛返老回春的真相是什么?佛教界的法王是什么概念?

FX 3年前 3,099 1

在人的相貌上,当我们看到一个人不显老,就会称赞他驻颜有术,或说他青春常驻,但是要说能返老回春,那是不可能的事,可是南无羌佛确实返老回春了,您知道这其中的真相是怎么回事吗? 在佛教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法王这个称呼,您知道法王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吗? 若慧法师,美国旧金山华藏寺住持,南无...

虚云法师开示录-戒律的重要性

虚云法师开示录-戒律的重要性

FX 3年前 43 0

戒律虽有大小性遮之分,皆要丝毫不犯,持戒清净如满月,实不容易,不可不小心。受佛戒,是难得希有之事,所以受戒后,要谨慎护戒,宁可有戒而死,不可无戒而生。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