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大全集合了禅宗禅门故事,人生哲理故事,佛教因果故事,佛经故事,佛家经典智慧传奇故事,从这些故事当中参悟学佛修行的道理,能让我们的人生有所启发,令修行的道路走的更正更通达,而直达解脱彼岸
向空中扔斧子

向空中扔斧子

WM 1年前 47 0

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小心自己的起心动念,因为播什么种子,就会得到什么收成......

佛弟子访谈(六十四)南无羌佛大悲平等,救护动物的事迹;以节俭行持教化弟子应珍惜福报及松鼠应声摘酪梨献供的圣迹

佛弟子访谈(六十四)南无羌佛大悲平等,救护动物的事迹;以节俭行持教化弟子应珍惜福报及松鼠应声摘酪梨献供的圣迹

FX 2年前 685 0

戚朋直居士分享,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及南无玉花寿之王佛母,不惜代价救护迁移房顶一窝蜜蜂的事迹。 戚朋直居士分享,南无羌佛对野猫、野鸭等动物平等对待保护,如亲人般关怀照顾的事迹。 戚朋直居士分享,南无羌佛、佛母生活极为节简,以自身行持教化佛弟子应珍惜福报,不可浪费! 戚朋直居士分享,...

【因果故事】他见到那头脏兮兮的猪,为什么摇头而笑?

【因果故事】他见到那头脏兮兮的猪,为什么摇头而笑?

FX 3年前 58 0

我们身边有许多从事宰杀工作的人,每当我看到他们那娴熟又麻木不仁的动作时,心里就不寒而栗。 当跟他们提起“因果业报”的时候,他们往往付之一笑,不以为然,并说这是他们谋生的手段,也有说这些畜生生来就该被人宰杀,给人享用的,真为他们感到悲哀!他们只看到也只愿意相信眼前所谓的“美好生活”...

没有感恩,便什么也没有

没有感恩,便什么也没有 3

WM 1年前 129 0

佛法只讲报恩,不讲报怨,他人若对自己有恩惠,要时时想着“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而他人与我有怨仇,则应尽快忘掉,不要耿耿于怀,记恨在心。因为利人终利己,害人终害己。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种下善因,终获善果。

苦乐由己

苦乐由己

WM 1年前 58 0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当你浮躁、烦闷、焦虑时,不妨多读读这几则故事 4

当你浮躁、烦闷、焦虑时,不妨多读读这几则故事 当你浮躁、烦闷、焦虑时,不妨多读读这几则故事 当你浮躁、烦闷、焦虑时,不妨多读读这几则故事 当你浮躁、烦闷、焦虑时,不妨多读读这几则故事

当我们遇到各种人,经历各种事,有人时常豁达、乐观、喜悦,有人时常烦闷、浮躁、焦虑。我们的心境不一样,思考方式不一样,对问题的解决办法也会不尽相同。如何坚持内心的宁静、淡定与从容?看了这几则故事,也许你会从中得到启发......

WM 2年前 59 0
谁的头更尊贵

谁的头更尊贵

WM 6个月前 33 0

佛法并没有高贵低贱、是非、美丑的差别。只有纯净的恭敬心才是最崇高尊贵的。

面临选择时,重要的是看什么?

面临选择时,重要的是看什么?

WM 1年前 46 0

面对负担和压力时,人们往往会有两种表现。有的人会因为负担而脚踏实地,不慌不忙,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获得一个不错的结果;有的人却因为负担而挖空心思,去寻找所谓的捷径,甚至铤而走险......

暴虐好战的阿育王为何会皈依佛门,兴建八万四千塔?

暴虐好战的阿育王为何会皈依佛门,兴建八万四千塔? 3

WM 2年前 44 0

在统治初期,阿育王非常残酷,做了许多荒谬的行径。但是,好战的一代帝王最后却皈依了佛教,治国广施仁政,最终成为了一代明君。是什么原因让阿育王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揭开阿育王的神秘面纱吧。

欢喜扫佛塔

欢喜扫佛塔

WM 11个月前 47 0

若有人能于佛、法、僧,作如毛发般微小的善行,于所投生之处,能受广大福报,无有穷尽......

五通仙人

五通仙人

WM 4个月前 33 0

无论是什么人,莫以善小而不为;一念善心,就是将来成佛的种子。除恶修善,这就是脱苦的方法。

德普禅师圆寂前命弟子设坛祭祀引发的思考

德普禅师圆寂前命弟子设坛祭祀引发的思考 2

FX 1个月前 38 0

宋哲宗元祐五年十月十五日,被誉为“义虎”的德普禅师对其弟子们说:“年长有德的高僧圆寂时,禅宗寺院都会设坛祭祀,我认为这是徒劳无益的。因为人死后是否能享受到这些祭品又有谁会知道呢?我如果死了,你们应当在我死之前先祭。好吧,你们现在就可以开始了。” 弟子们以为禅师在开玩笑,因而便也开...

佛弟子访谈(六十)恭闻南无羌佛法音的真实受用事迹

佛弟子访谈(六十)恭闻南无羌佛法音的真实受用事迹

FX 3年前 1,812 1

主持人: 欢迎我们的听众收听《藉心经说真谛》节目,我们这期的节目继续,非常开心,我们远程邀请到黄僖偲博士来参加我们的节目。她目前人大部份的时间都在香港,她从事的是艺术授权的业务。从 1993 年代理全球 26 个国际博物馆的艺术授权,我们再次欢迎黄僖偲博士,欢迎您,黄博士。 黄僖偲博士:...

生死与功德只在一念之间

生死与功德只在一念之间 2

WM 1年前 33 0

帮助别人并非要等到自己有足够的能力之后才去为之,要知道相应因缘,时时处处都行力所能及的援手,才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