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尼的心里话:出家就是不孝吗?别再误解了
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伦理孝道。正如孟子所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为此,许多人认为子女应当奉侍父母左右,一旦看破红尘,剃除须发,遁入佛门,就意味着割亲舍爱,不管父母,不认六亲,就是无情,是对父母的不孝。真的是如此吗? 作为一个比丘尼,我想说说心里话。 我自出家好几年来,一直没能去...
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伦理孝道。正如孟子所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为此,许多人认为子女应当奉侍父母左右,一旦看破红尘,剃除须发,遁入佛门,就意味着割亲舍爱,不管父母,不认六亲,就是无情,是对父母的不孝。真的是如此吗? 作为一个比丘尼,我想说说心里话。 我自出家好几年来,一直没能去...
前不久,我们到一个寺庙去播放南无羌佛说法的法音。那座山很高,路非常难走,我的车根本开不上去,只能停在山脚下,热心的师姐另外安排了一辆车才把我们接上去。 进庙以后,大家首先就打扫卫生,然后准备上殿做功课。这时看到一个女子,神情呆板,面无表情,一副苦闷的样子望着我们。她几次想放下手中...
世上学佛的人很多,然而学佛的缘起各有不同,稍有不慎,就很容易被这些附佛外道的“貌似佛法”所蒙蔽......
我退休了,本以为从此有充裕时间做自己一直想做而苦于没时间做的事了,可事与原违。自从孙子出生,我就像“生了二胎” 一样,做起了“全职妈妈”。每天二十四小时连轴转,没有一刻能消停过。我开始烦恼,生气,牢骚满腹,真的要崩溃了!!!
老杜是商场上叱咤风云一位老板,家资颇丰,吃穿不愁。他觉得自己打拼多年,是时候享受生活了。于是把大部分生意交给儿子打理,自己主抓大局。他心宽体胖后,迷上了搓麻将,约上朋友、客户天天到麻将馆报到,而且一旦搓起麻将来,可以说是六亲不认......
“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宁静方致远。”。突发的疫情仿佛为我们按下了生活暂停键,可当我们都宅在家中,已从最初的慌乱、不安、焦虑中逐渐走出来,我们开始仔细回观自己的人生,审视过往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对生命万物的态度,洞察思考关于生命的无常,唏嘘慨叹健康和自由的珍贵。
由于妈妈看到学佛队伍中,一些知见不正的现象,就判定学佛不对。其实学佛修行是以佛陀为完美楷模,学习佛陀的一切。若以个别佛弟子的形象、言语、行为,就判定学佛不好,那就是愚痴的心行了,就舍本逐末,丢掉了走向幸福的机会。
近日《夺冠》票房大卖,一路高歌,缓缓打开了中国女排沉浮三十多年的图景,也点燃了人们的爱国之情。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训练条件差,教练只能在女排队员身上下功夫。印象最深的是,大年初一,队员们还在艰苦练球……
善恶存乎于心,再恶劣的环境,也有善良的生命生长;再明媚的环境,照样有邪恶的滋生。慈悲为怀,善待动物,让世界充满了爱。
成功靠的不是豪言壮语,而是脚踏实地地努力和持续不断地坚持,其中不可或缺的就是日复一日的自律。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世上也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一切成就都要依靠自己奋斗而获得。
这些年来,小蕾沉迷毒品,几经戒毒,又到监狱里劳改了两年,重新步入了社会,找到了工作,组建了家庭,生了女儿,皈依了三宝,通过学佛修行,转换因果,人生从灰暗走向了光明......
我回到了如《乡村爱情》般的北方乡镇。新的工作地点在人山人海的农村大集市附近,我在弟弟的工厂做工作餐。因为常有剩饭剩菜,所以我养了狗和鸡,生活也就陷入了鸡飞狗跳中......
佛菩萨慈悲对待所有的众生,无有分别,慈悲普渡。哪怕是临时抱佛脚,佛菩萨也不会嫌弃,也会平等施予加持,但我们能得到加持吗?能得到多少加持?怎样才能得到加持?
当今很多学佛修行人认认真真、诚诚恳恳地学佛修行,有的甚至修了几十年,结果却没有修出任何证量功夫,自然不可能成就解脱。
搜索当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