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观音菩萨大悲加持法会 一家四口均受用 因人而异得加持 3
我叫学秋,2016 年 10 月 2 日在香港湾仔会议展览中心参加了南无观世音菩萨大悲加持法会。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与我家师兄领着 79 岁的老母亲和念高中的女儿,一家四口跟着师兄师姐们一边唱诵“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一边缓缓进入会场。非常感恩诸佛菩萨让我合家都得到这么殊胜的加持!佛法太伟大了...
我叫学秋,2016 年 10 月 2 日在香港湾仔会议展览中心参加了南无观世音菩萨大悲加持法会。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与我家师兄领着 79 岁的老母亲和念高中的女儿,一家四口跟着师兄师姐们一边唱诵“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一边缓缓进入会场。非常感恩诸佛菩萨让我合家都得到这么殊胜的加持!佛法太伟大了...
生活不会永远一帆风顺,面对挫折和困难,你会如何应对? 学佛前,我遇到问题总是先报怨,再数落家人,嘴上经常挂着“如果你不……就不会……”的句式,搞得全家心情不好,还解决不了问题。 有一次恭闻南无羌佛法音时,佛陀说“你所享受一切好的福报是你的因果,遭受到不好的也是你的因果。”突然点醒...
众生与我,在无始以来的轮回中,皆曾互为手足亲眷;今朝放生,等于救自己的亲人!一切众生与我,在过去的轮回中,皆曾互为冤家仇敌;今朝放生,可解冤释仇,不再冤冤相报!
有这样一个公案:释迦世尊住世时,有一位老人,他有五个儿子,却没有一个愿意养他,他心怀愤恨而又无可奈何,只能去当乞丐。有一天,他很荣幸遇到佛陀,就请教佛陀怎样才能改变当下这可怜的现状?佛陀问他懂得感恩吗?他说不懂,佛陀又问他懂得感恩自己的拐杖吗?这回说懂了,佛陀就建议他每天都感恩自...
末法时期,鱼龙混杂,各种邪师骗子粉墨登场。许多人常被世法名相所迷惑,被一些冠上活佛、法师的名相所迷惑......
我的一个朋友为了孩子,每天总是早早到市场买天然活鲜炖给孩子吃,每天也会花很多时间帮孩子挑鱼刺。在爱孩子方面真是倾注所有。从世俗角度看,她多爱孩子啊!可这是真正的爱吗?这到底是爱还是害呢?......
此时的我,心里那一阵又一阵的紧迫感不断袭来:我丈夫的弟弟,他的这场人生之梦已经结束!这无常来得太快了!让我猛然对无常生起了几许恐惧,对人生生起太多无奈:死时什么东西都带不走,唯有业力随身…
人生就像一个百味瓶,酸甜苦辣就是生活的佐料,大多数人都向往着甜蜜的生活、快乐的生活。然而现实不可能是一种状态,当生活的逆境出现时,有的人能从容面对,而有的人一蹶不振。 就说我以前的生活吧,日子虽说不上富裕,但一家人过得开心甜蜜。可自从婆婆身体出了状况,让我品尝到生活给予我的另一种...
母亲在她人生最后的三个月里,皈依三宝入了佛门,安排了按佛教方式来办后事的决定,大义凛然严词拒绝我的陪伴保全了我出家人的本分,母亲的往生也带来了正面影响,让参与的人都感叹学佛真好,同时使家人对佛教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死亡到底有多痛苦?为什么千千万万一辈子念佛的人临终时就是无法十念往生呢?这是当今许许多多尚健在的学佛人不曾思考或不愿意去思考或根本无法想象的问题。学佛的我也不例外,直到一次小小感冒的考验,才终于让我为自己敲响了警钟。
祖父逝世已经十二年了。当年他离开的时候,恰好是人间四月天,却没有黄昏吹着风的软,没有细雨点洒在花前,亦没有初放芽的绿和春的光艳。那个傍晚,灯光变得闪烁昏黄,室内哭声一片。我第一次,直面死亡。
2010 年底,一个 9 岁小男孩在鱼摊上手持菜刀,熟练地将一条条鱼开肠破肚。他那犀利而倔强的眼神,娴熟的杀鱼技巧,却是让人们看到的是一个与之年龄不相称的“小鱼老板”,因此网友戏称其为“杀鱼弟”。可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对人生充满希望的年龄,年仅 17 岁的“杀鱼弟”又为什么会喝药自杀,...
放生护生是佛弟子修行中经常做的事情,放生不仅能结善缘,还能培养我们的慈悲心。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在放生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的现象,好多是流于形式,甚至把放生变成了杀生。 现象一:刚放的生命又判了“死刑” 有一个寺庙的出家人,每逢初一、初八、十五就带领一批居士放生。有一次刚放生...
生命是鲜活的,更是可贵的。笔者根据大家的生活实际和自身经历总结了几十条常见的经验,供大众参考。正所谓:生活佛法化,我们的护生行为也尽力落实在“行住坐卧、吃穿玩乐”的生活中,爱护那些如母众生,滋养慈悲。
过去有一段时间,孩子总是拖拖拉拉, 我们夫妻俩就不断给她灌输思想,让她早起,早到学校。现在早起了,可是她的表现好像还不是我们所希望的那样,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呢?
从小到大,音乐一直伴我左右,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用音乐来了解生活,感受悲欢离合。用音乐来表达情感,诉说喜怒哀乐。那么,就请您打开音频,融入音乐阅读文章。走进我,了解我。因为这六段旋律昭示了我不同人生阶段的深刻体验。
有的人把佛系称为一种新文化,将佛系也归属于文化的一种。殊不知,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因此,在我看来佛系不能称其为文化,只不过是给自己的怯懦找一个借口罢了。
自我学佛以来 10 多年来,我一直听全世界著名的某空法师的课,记得最牢的就是这 16 个字,我依此所教虔诚念佛。可直到一天我才知道,自己这么多年是多么的愚痴,一味埋头精进念佛,自以为在修行,实际上却是傲慢我执一身,徒劳表面行......
学会放下,人生将自在畅然。放下,并不是什么都不要,不是逃避现实,不是摈弃外物,而是心无挂碍,不被欲望束缚,不被外境所迁,舒适愉悦,身心轻安。世间万相梦幻泡影,在你看破之后,你面对的将是真实的自我。
搜索当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