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眼睛,佛教中的苦修与苦秀大有区别 3
我们可以看出,佛法的修行从来不是在表面上下功夫,只有真修实行才是修行人的本质;否则百衲衣就变成了披着佛教的外衣,那些所谓的苦修就变成了“苦秀”。
我们可以看出,佛法的修行从来不是在表面上下功夫,只有真修实行才是修行人的本质;否则百衲衣就变成了披着佛教的外衣,那些所谓的苦修就变成了“苦秀”。
心大事儿就少,心小事儿就大。我们可能每天都在经历心烦恼怒的事情,跟爱人、同事、朋友,甚至跟陌生人计较、争论、吵闹……对对错错,真真假假,计执其中只会不停地打轮回结,如何能成就享受福乐呢?......
礼仪修养是社会道德的一种规范,是人类社会约定俗成的东西,佛弟子也没有理由挑战、漠视这种规范,否则世人就会拿异样的眼光看待你,甚至排斥你。
又是一年清明时,细雨纷纷,点点愁思,心中的隐痛不曾消失。每到此时,看到坟头插满鲜花,摆满供品,就会在内心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对他(她)们再好点,再多些关爱?此时的鲜花和问候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抱着这样的观点“学佛守戒很麻烦,很受约束,不自由……”等等。那么,佛教戒律是在约束我们还是在保护我们呢?
是何种力量有如此强大的推动力,短时间内把一个濒临危机的企业推向了顶峰?显然这一切与捐款有关。鸿星尔克骨子里那份本真的悲悯和强大的善心之力,似燎原之火,温暖着你我他。这一切善因必然会感召极大的善果成熟。
我时常问自己:“人活在世上是为了什么?”“难道吃喝玩乐就是生活的目标吗?”“如何实现自我的价值?”这些念头不时冲击着我的头脑,像一根根绳索捆绑着我。生活深陷迷茫,我如同行尸走肉......
每逢“双十一”,在商家和平台各种的打折促销助推下,这天就成了全民购物狂欢节。大家出于惯性思维,认为物美价廉必须要抓住机遇,不容错过,于是毫不手软地“买买买”......
人到中年,每个人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如何摆脱各种困扰,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富有呢?......
千佛山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古称历山。隋开皇年间(581 年一 600 年),因佛教盛行,随山势雕刻了数千佛像,故称千佛山。春节期间的千佛山更是人潮如涌,香火鼎盛。
素食,让我体会生命的可贵,珍爱生活的每一天。现在,生活真的温柔待我,愿也如此温柔待你......
一位久未联系的朋友突然打电话给我,就为了向我这个佛弟子吐槽他刚刚被一群学佛的人口诛笔伐的惨痛经历,并且向我痛斥当今佛教乱象......
因果公正无偏,不会袒护任何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必定要报。切不要被什么“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迷惑了......
一般人常以為死了就完了,一死百了,但佛法上说,众生在未解脱生死以前,於六道中轮回,转折流离,受尽诸苦,不得解脱,所以人的生死才成為大事,叫做生死大事。
一盘盘法音,如醍醐灌顶,让我反省自身,原来我只是嘴上念佛,而身、口、意三业并未学佛,更未修行,那如何谈得上成就呢?犹如缘木求鱼,简直痴心妄想啊!
对于普通众生,有限的福报肯定经不起挥霍浪费;对于修行人来说更不可以自恃福报增长而随意挥霍,错谬因果。
做人,最怕的就是不知足,欲望多,还贪心。不知足,就很难快乐;欲望多,只会给自己戴上枷锁;贪心,迟早会害了自己。
搜索当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