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让人感动的闻法
我们是多么幸运,能遇到佛陀住世,亲闻佛陀新年说法,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啊!......
十七年赶佛潮与六年闻法,天壤之别 3
我今年七十二岁,接触佛教已二十三年,表面上看是一个“深入”佛门的佛弟子。但之前,我迷迷糊糊赶佛潮,浑浑噩噩度年华,任时光轻易流逝。直到六年前,通过一场助念我才明白什么是真佛法。
你也是这样的“聪明”人吗?别让这种“聪明”误了你
“今天我恭读了一本佛书。”“我今天恭读了几十遍《心经》。”“我今天学了一个某某法。”……几个人在分享自己的喜悦,脸上还挂满了得意,好像这样就离成就不远了......
身在红尘中,人在世上练,修行人也需“拘小节” 3
礼仪修养是社会道德的一种规范,是人类社会约定俗成的东西,佛弟子也没有理由挑战、漠视这种规范,否则世人就会拿异样的眼光看待你,甚至排斥你。
在人群中修行,在生活中悟理 3
现实生活中,许多看似很小的事情都蕴藏着修行的奥义,就看我们自己是否用心去悟。
这个细节可以检测您是“念佛人”还是“学佛人” 3
许多人把念佛当成时尚,赶佛謿,摆架势;双腿盘起,手持念珠,双目微闭,念念有词,感觉“时尚又庄严”,可是在生活中的却是处处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不要说对众生施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就是连普通人的同情心、怜悯心都不具,此类念佛人是何等可怜!
佛法是个系统工程,修建“解脱高楼”没那么简单 3
我们修行学佛就是为了解决生死问题,而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建造一个完美的工程。我们无论是修建普通平房还是摩天大楼,必须要打牢地基,只有基础结实坚固才能依次而上,没有基础就是浮土筑高楼。
张口闭口菩提心,却不明菩提心含义,有成就解脱的可能吗?
“菩提心”三个字,在佛书中经常看到,在某些“讲座”中也经常听到,差不多每个学佛的人都知道要发菩提心。那么,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要如何去落实?对于这些问题很多佛弟子并没有认真思考。 有段时间我经常去一个寺院,该寺院的住持生活节俭,平时穿着破旧的袈裟,这在当地同类寺院的住持中比较少见...
若忽视菩提心的修持,再怎么精进都可能落入邪恶的修行!
关于修行,南无羌佛应大众因缘讲了《什么叫修行》,佛弟子们反复学习,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但现实情况是,很多佛弟子还是没搞懂到底什么是修行,没搞懂怎样修行! 佛陀在《什么叫修行》中说法:“修行,即是修善恶二所缘业之增益与离避。”很多人看到这段法语就认为只要在生活中守戒律、行十善、修六...
先做一个高贵清华之人,再说转凡成圣 2
学佛修行,大家都知道要行十善、四无量心,菩提发心,然后结合如来正法,了生脱死。目标清晰,道路明确,高举大旗迎风破浪,解脱的彼岸就在前方。可是,许多人似乎忘了一件事,我们自己在什么位置?我们在修行桥的哪端?是趋向菩提道,还是趋向轮回道?有没有一个明确警觉的自我认知?
为何“贡高我慢”者终究难成大事?
凡“贡高我慢”者,都有着明显的高傲自大、趾高气昂的习性。他们总认为自己的对,别人都不如自己,待人接物缺少了最起码的谦卑......
腊八节,感恩我最牵挂的人
值此腊八节,让我们一起感谢万事万物......
元旦佳节,辞旧迎新
又是一年元旦,旧日的时光已经悄然远去,迎接而来是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新的开始......
学佛感悟:放下我执,烦恼纠结也便云淡风轻
放下了我执,一切都风轻云淡。原来的烦恼纠结,不过是心随境迁,心随魔走;刚刚看似迈不过去的坎,不过是自己的分别心和执着心在兴风作浪。放下了我执,战胜了魔的考验,我在修行的路上又前进了一步,离成就解脱又近了一步!
一起来打破这凡尘枷锁 3
我曾经无数次自问:人活着是究竟为了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思善不思恶,谁是本来面目?为了寻找真谛,我要打破这凡尘枷锁,不远千里、万里,寻踪而去......
苦难是苦难者的墓志铭,修行是修行者的里程碑 3
“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有过坎坷经历的人,跳出黑暗的包围圈,也许更能体会这句诗背后的深意。曾经的她,找不到光明,在痛苦的道路上寂寞徘徊;学佛后,她充满了力量,和家人共同修行,走成就解脱之道。
搜索当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