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袈裟就供奉?这不是恭敬,而是造业!
一天,一个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突然给我电话,说他已经皈依了,想请我去他家里和我探讨一下学佛的理论和受用。 我来到他家,见他家里设了一个非常庄严的佛堂,供桌上的各种供具也是金光耀目几近奢华,供桌上还供奉着一件袈裟。经过询问才知道,他不知在哪里听说佛弟子对出家人的袈裟也要恭敬供养,于是...
一天,一个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突然给我电话,说他已经皈依了,想请我去他家里和我探讨一下学佛的理论和受用。 我来到他家,见他家里设了一个非常庄严的佛堂,供桌上的各种供具也是金光耀目几近奢华,供桌上还供奉着一件袈裟。经过询问才知道,他不知在哪里听说佛弟子对出家人的袈裟也要恭敬供养,于是...
一只山羊很久以前是一个婆罗门,因杀羊祭祖造了杀业,沦落在畜生道 500 世,被人砍断我的头已经 499 次......
在《六祖坛经》有里有这样一个公案: 梁武帝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在位时,在全国各地,兴建寺庙,供佛供僧,大肆宣传佛教思想,当时,全国上下可谓是佛教盛行,人们对于佛教,佛法,僧人都十分的尊敬,地位很高。 当时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中国,梁武帝听说这样一位悟道的高僧远道而来,自然十分高兴...
二郎看到含辛茹苦的母亲遭受如此惨烈的天谴, 二郎心如刀割,心性也彻底改变,他没有反省是因为自己和母亲的嗔恨心、报复心、和累世今生的恶业而遭此果报,更没有痛定思痛,改恶向善,反而从一个单纯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充满了仇恨的人,二郎的恶行恶业不断升级......
如是因如是果,因果业报如影随形;愿世人皆明信因果,不错因果!做一个真正利益他人、关心他人的好人!
人在做,天在看。善恶之报,因果循环。无利不生贪,有利更求贪。贪是众生造恶业的罪魁祸首。员外夫人因为贪念而造黑业,堕至地狱受恶报。老员外二个儿子各自来讨债还债,了结因果。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啊,没人能逃脱。因果面前,没有半点虚假的成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就是宇宙的因果定律。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在讲《心经》, 乃至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讲得“头头是道”。然而,这些讲《心经》的法师、活佛们真的理解、证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色一体的境界了吗? 密勒日巴尊者是雪域高原非常著名的实修实证的大成就者。当年,曾有一位在庙上讲经说法多年的法师,听到密勒日巴尊者的...
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只要是你想了生脱死,得到成就解脱,就不能违犯戒律,否则就不可能成就解脱......
自从贵生拜了胡先生为干爹后,胡先生就经常到姚家做法、念诀,搞得乌烟瘴气,但姚太太很信任胡先生。在胡先生的“做法护佑”,姚太太的娇惯和 “大富大贵”的预言下,贵生越来越飞横跋扈,并染上了一身恶习。又过些年岁,贵生和明生都大了,姚太太安排贵生进京赶考,并让明生一起作伴......
一天,二郎晃荡着来到了金陵的一座大寺庙前,刚一迈步又被推到山门外,始终进不了山门。这时有人进去报告了方丈老和尚,这方丈是个修行的大成就者,他微微闭目一观,就已经知道来者的来龙去脉。方丈随即来到山门口,二人来到知客室落座 ,方丈把二郎的身世告诉了二郎,可二郎仍不知悔改,终于有一天恶...
很多人用“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来形容某人有定功,不被外界所影响,其实这句话是一个公案典故——苏东坡先生与禅师佛印之间的故事。 在典故中,苏东坡形容自己“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之后,引发了一段有趣的内容,其后佛印禅师用了两个字,他就“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了。 相传,苏东坡...
共命鸟又译作生生鸟、命命鸟,是一身二头之禽鸟,即两头鸟。它“一生两命,识别报同”,共用一个身体,却有两种不同情识的生命,而又互通腹食,生则同生,死则同死,生命一体。 《佛本行集经》卷第五十九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 往昔久远之时,某一座雪山下,生活有一只两头鸟(即共命鸟)。它们轮流睡...
佛家有戒“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但有人并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只要自己便利,偶尔行一些小恶,无伤大雅。而一些太小的善事也就没什么好做了。殊不知,千里堤坝毁于蚁穴。小小种子可成参天大树。其实,无论小恶或小善,我们所做的一切最终都会回到我们身边。还是来看三个小故事吧......
说到财富,很多人都会想到金钱、地位、车子、房子、金银珠宝……真的是这样吗?能给人带来真正幸福的财富又是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有关财富的故事吧! 从前,有一个婆罗门国家名叫多味象,这个国家的国王信奉外道。一天,国王发了善心要行大布施,于是就把很多珍宝堆积如山,只要有需要的人来,就随...
“小不忍则乱大谋”、“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可见无论的世间法,还是出世法,修忍辱是多么的重要! 前不久,我看到这样一个公案故事。梦窗国师是日本明代著名禅宗高僧,国师修忍辱的故事广为流传。有一次梦窗国师搭船渡河,船刚离岸,只见一位身着佩刀拿着鞭子的将军急速奔船而来,船夫和船上的...
二郎遇到了得道高僧为他揭开身世之谜,高僧奉劝他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可他却一意孤行继续为非作歹。这天,二郎拎着他的瓦罐东游西逛,走进泰山山顶的南天门,被泰山奶奶破了绝招金口玉牙,二郎气急攻心,倒地气绝身亡!......
在生活中,我们好似“盲人摸象”,也常常犯所知障,拿自己已学到的知识、经验去对治未学、未知的新知识。殊不知,人的眼界极其有限,以“我认为”“ 我觉得”“我知道”来判断事物的好坏、真假,容易有失偏颇,认片面为全面,而顽固把持所知障者很可能失掉一切幸福。
者按: 六度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假使持戒而不布施则不能摄化有情;布施而不持戒则难以进修定慧;忍辱而不精进则道业难成;精进而不忍辱则魔障难消;禅定而无智慧则固执不通;智慧而无禅定则凡情易动。因此我们要大发菩提心,学菩萨行愿,广修六度万行,直至圆成佛果。 布施度悭贪...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违缘,如果一味抱怨,以恶治恶,不但于事无补,而且只能变本加厉。 前些日子,一个姓于的师姐遇到了一件让她非常苦恼的事。她邻居家养了一条大狗,本来放在自家院子里养着,最近不知什么原因,竟然把狗拴在了门口。尤其晚上很晚了,有陌生人路过,狗经常叫个不停,这严重影响了于...
命运真是令人捉摸不定,明生到川中地区上任后,就遇上了大旱和瘟疫。旱灾在明生虔心祈求老天,并感动了百姓一起陪跪第四天后,一场“甘霖”从天而降。可瘟疫却让明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突然记起了十多年前,一位出家人曾给他的一封信,并告诉他到人生最困难时打开它,明生打开信一看是一首诗,就...
搜索当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