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错了师,知见偏邪,纵然一天念万声佛号也枉然 3
八万四千法门,每个法门都是教众生成就解脱的方法,相应各个众生的根器,只要依教奉行,肯定成就有余。但凭一句佛号就能成就,那恶人、坏人平时坏事做尽,最后都来念几声佛号就能往生,那娑婆世界都是圣人了?......
《风雨哈佛路》:对比考上哈佛的流浪女孩,你知道自己缺什么吗?
这是一个由真实故事改编的、感人而又励志的电影——《风雨哈佛路》,值得所有为成功,为考试,为事业发愁的人,乃至常常感慨命运不公的人去好好品味,对比一下,也许从中就能明白自己究竟缺的是什么?为什么自己总是离成功太远。
佛化家庭熏陶出来的小男孩就是这样与众不同 3
小男孩名叫依依,是我姐的外孙,今年 4 岁了。我们全家都是佛弟子,是个佛化家庭。依依在我们这样一个佛化家庭中受到潜移默化影响,慈悲众生、救生护生的信念深深植入了孩子幼小的心田......
与一只饥渴的小蜜蜂邂逅 3
正值天气闷热干燥,发现一只小蜜蜂仰面朝天,也许它为了找口水喝,不慎跌落在光滑的面板上,几经挣扎,却难以动弹,惊慌又绝望吧。我将它轻轻托起,带回了空调房里......
他们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因“道德绑架”而失业 3
生活各有所需,每个人正当谋生无可厚非,每个人选择适当的生活方式也无可非议。我们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他人,更何况“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浪费就是透支,惜福才不会折福 2
日常生中,铺张浪费的人很多,看似是自己的东西,其实透支的是自己的福报......
平时不精进修行,等到佛陀涅槃再悔恨,有用吗? 3
我恨自己平时不努力,恨自己懈怠,恨自己没放下执着,恨自己只知道索取。身体不好求“加持”,家庭不顺求“加持”,乃至读经听经是为上报求“加持”…… 业力重,福报浅,这就是末法时期的众生。
学佛修行,闻法的功德有多大? 3
一月二十二日从家出发来到母亲家过春节,原计划一月三十日返回。由于疫情的原因,没能如期返程。直到现在,我已经二十七天没有恭闻佛陀师父的法音了,内心早已经很失落了,感觉失去了依靠。
身处逆境,山穷水尽时,你能“潜龙勿用”吗? 3
人生,谁不曾有过低谷时?或欠了债,或丢了工作,或破产,或失恋,或离婚,或丧偶、或……当我们感到山穷水尽时,怎么办?......
“真修行人”胃痛恶化成胃癌,你也犯同样的错误知见吗? 3
我们凡夫生病就应该老实调理,看医吃药,千万不要讳疾忌医,也不要异想天开,切莫奢望不修行求加持病愈或病者不需吃药......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
按照佛陀教戒去实际行持,好好修学佛法 2
有的佛弟子认为自己做了很多佛事,就满以为佛菩萨会保佑自己,不会有不好的报应;一旦遇到生病或者不顺,就觉得是佛菩萨不加持自己,心生抱怨。这种想法是非常愚痴的......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2
当父母老了,请你一定要记着,要像他们爱你一样去爱他们。请好好对自己的父母,不要做会让自己后悔的事,不要等到他们不在了,才懂得珍惜。
年初一,感恩所有的遇见 2
年初一,感恩所有的遇见......
业果不欺善行者 2
我们总是在小心翼翼的自我保护,生怕有一点牺牲或委屈,但是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快乐......
你心中有没有别人?
人若过于自私,凡事只求自己方便,自己舒适、自己有利可图,那这个社会真的就会变的十分可悲;人若只求自身的好处,只看眼前的利益,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那么将会产生很多的恩怨与纷争。为他人着想,能减少纷争,既关怀别人,也保护了自己。
一狂妄老赌徒竟在拉斯维加斯赌城与佛菩萨打赌,从此戒赌
没学佛前,我沉溺赌博,痴心不改。认识我的人都说,你这人除了赌,什么都好。但这唯一的坏,令家人、朋友看了我反感、厌恶。学佛后,我自然而然地戒赌,把这颗“肿瘤”完全切除了,脑海里也再没有赌博的念头,好像忘记了这件事。现在亲朋好友见到我,都觉得我变化好大呀,面色红润,心情舒畅。我也很开...
不明善恶因种,即使再努力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2
如果我们的知见不正,自认为是在做好事、善事,符合佛陀教戒吗?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符合佛陀教戒,而我们去做了,不仅没有功德,反而会造业!
搜索当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