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灵擦拭干净
不要以是否有华丽的外表作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也不要以一件事情表面上的想象去确定好还是不好,而是要用心去了解隐藏在外表下真实的东西。
不要以是否有华丽的外表作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也不要以一件事情表面上的想象去确定好还是不好,而是要用心去了解隐藏在外表下真实的东西。
也许有很多人会想:佛菩萨慈悲无量,神通无量,法力无边,为什么不用神通拯救众生脱离轮回呢?
我们今世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因果所定,而非命运或神灵的安排。这因是谁种下的呢?当代住世的佛陀在《藉心经说真谛》中说法:“只要是身、口、意产生的一切作用,就要造一切业,造业自然就种因了,因种在那儿就必然有果,有因就有果。”所以无论好因、坏因都是我们自己种的,结出的好果,坏果也必然由我们...
宋哲宗元祐五年十月十五日,被誉为“义虎”的德普禅师对其弟子们说:“年长有德的高僧圆寂时,禅宗寺院都会设坛祭祀,我认为这是徒劳无益的。因为人死后是否能享受到这些祭品又有谁会知道呢?我如果死了,你们应当在我死之前先祭。好吧,你们现在就可以开始了。” 弟子们以为禅师在开玩笑,因而便也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顾及自己的地位、面子,很多时候会将“丢面子”的事儿有意、无意地“掩盖”起来,这实际是我执的表现。 学佛要学习佛陀的一切,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不仅为众生传授佛法,还用实际行动教化、感染着众生。佛陀面对不利于提高自己地位的事情是怎么做的呢?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不仅...
她把那粗布捆好,从远处投进僧房,并亲手把那十粒黄粟放在寺院的饭桶里。同时默默地祈求和回向......
远离贪嗔痴广修六度万行,行菩萨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福力最为胜,由福成佛道”,有福德自然障碍就少,福德因缘不具足,智慧亦难得成就,所以我们应当知福惜福,再进一步能种福培福......
如是因如是果,因果业报如影随形;愿世人皆明信因果,不错因果!做一个真正利益他人、关心他人的好人!
虽然,在三国这样动乱纷争的时代,家国天下、尔虞我诈是主角,但随着滚滚长河流逝,那么宏图霸业也终究跳不过沧海一粟、过眼云烟。而那些存在于亲人之间的真善美的故事,几经流转,却在不知不觉间升华为永恒......
从前,有两个年轻人因无人管教走上了邪路,整天偷鸡摸狗。有一天,两个年轻人在偷别人东西时,被人发现了,村民们把他们两个抓了起来。 村民准备把他们送到官府。这时,被一个寺庙住持碰到。寺庙住持痛惜两个年轻人的前途,于是向村民们求告,希望能让他把这两个年轻人带回寺庙里,教导他们走上正途。...
无论是什么人,莫以善小而不为;一念善心,就是将来成佛的种子。除恶修善,这就是脱苦的方法。
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只要是你想了生脱死,得到成就解脱,就不能违犯戒律,否则就不可能成就解脱......
若身处贫困,不必自卑自悯,安守贫困向道而行;若身处富贵,不要骄矜放纵,能简则简,切不可过度消耗福报;富余时怀大悲之心常行布施;不属于自己的财富切莫贪求。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佛法并没有高贵低贱、是非、美丑的差别。只有纯净的恭敬心才是最崇高尊贵的。
禅师是这样对弟子说的:“人分三等,不是以身份高低而论。上等人来禅床上应;中等人来下禅床待;末等人来要去山门外迎。”他曾经自谓云:“七岁孩儿胜我者,我即问伊;百岁老翁不及我者,我即教伊。”
今天是 2 月 14 日,在这个西方浪漫、温馨的“情人节”。我想跟大家说一个,这个世间最美的爱情故事,献给热恋中的男女、恩爱夫妻或矛盾家庭。愿你们夫妻永结同心,真正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人生。
每逢春节,人们都要贴对联,而唐代秦叔宝和尉迟恭是家喻户晓的春联门神,他们两个都是大唐的开国功臣,地位显赫。
从前有一个笃信佛教的妇人,她非常虔诚,常常称念佛陀圣号。但她的丈夫却始终不认同妻子的信仰......
搜索当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