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gon
FXFX  2021-10-27 08:00 佛学网 隐藏边栏 |   抢沙发  56 
文章评分 0 次,平均分 0.0

梁武帝与达摩祖师

在《六祖坛经》有里有这样一个公案:

梁武帝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在位时,在全国各地,兴建寺庙,供佛供僧,大肆宣传佛教思想,当时,全国上下可谓是佛教盛行,人们对于佛教,佛法,僧人都十分的尊敬,地位很高。

当时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中国,梁武帝听说这样一位悟道的高僧远道而来,自然十分高兴,就赶忙派专人把达摩祖师护送到京城请他进宫,与他讨论佛法。刚一见面,梁武帝就问达摩祖师:“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即,佛法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几乎所有学佛的人都必然要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因为人的觉悟必先从人生存在的真正意义问起。

达摩祖师回答到“廓然无圣”。廓然无圣的意思是空空寂寂,并无佛圣。

梁武帝非常奇怪,既然空寂无圣,那么,站在我面前的人是谁呢?

达摩平静地说:“我也不认识。”梁武帝感觉这样的对话没有办法继续下去了,因为达摩的思路与他完全不同,那好像是来自另一世界的声音。

于是梁武帝岔开话题有点自夸的说道:“大师,我在国内建造了很多的寺庙,印送抄写了很多佛经,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供养了众多僧尼,请问大师,我所做的功德如何呢?”

但是,达摩的回答出乎意料,他说:“实无功德。”

梁武帝不太服气,问为什么?达摩就解释说:“你所做的这些功德,虽然看似巨大,却都是有漏的,因此所获得的福报也是有漏的,不是究竟的,这只是人天小果而已,没有实体的功德,只是一种空相而已。”在达摩看来,梁武帝的行为,还是有为之法,虽然积累了一些福报,但仍旧沾染因果,这都是求福,在福田种福,并不能得到最终的解脱。更不能将这个福就做为功德。

梁武帝又问:那么,真正的功德是什么呢?达摩祖师说:“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梁武帝觉得达摩祖师说的,离自己太过遥远,变了脸色,彼此说话不投机,梁武帝就再没有兴趣谈下去了。

达摩祖师也知道与武帝之间没有默契,就在那年,一苇渡江,进入中国的北方。

其实达摩祖师说的是佛法真谛。武帝心中有所执着又希望得到他人的赞美,当他想凭借这些行为求得福报时,先就有了一份私心,然而他不明白真正的功德只能在自己心中求取,那么何谓功德?又怎么在他人心中求取呢?慧能大师曾说:“见到自性叫作功,有平等心就叫作德;心念行云般舒展、自然,毫无挂碍,又恒常地显现本性的真实妙用,就叫作功德。每一个念头,每一个思绪,从不间断,又从不偏离自性,这就是功;每一种持心,每一种行为,都率性而为,平和正直,这就是德。”

梁武帝不明白福报与功德之间的区别,达摩祖师为他点拨开示,他却久久不能醒悟,终究还是无法走上解脱之路。他的行为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许多人帮助别人,捐出自己的钱物,确实是在做好事,问题在于,梁武帝与其他许许多多的人一样,做好事时起心寻求回报,所以,仍不是最终的觉悟。

《金刚经》中有言:“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人在对自己或者自己所做之事有任何执着和自以为是的时候,那么自己或者这些事本身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我们所有做过的功德,都是发自内心的,真正饶益众生的,没有任何执着与追求的。只有这样的功德才是见到自性的、平等无二的。也只有拥有这样念头所做的功德才会真的有益于修行。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FX
FX 关注:0    粉丝:0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打赏 FX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发表评论

表情 格式 链接 私密 签到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