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论著

佛经大全,佛陀说法,南无观世音菩萨_大悲咒_心经全文_普门品_弥陀经,佛经念诵大全, 及各祖师大德的论著等等
虚云法师开示录-五月二十六日开示

虚云法师开示录-五月二十六日开示

FX 4年前 29 0

修行人把心田里的无明草薅了,那智慧花就长得好,开得好,只要你不被境转,情不附物,无明草就不长了;智慧花一开,则粗言及细言,总是说无生。古人行到说到,无空话讲,一问一答,答在问处,吐露心机,都是妙用。

虚云法师-参禅与念佛

虚云法师-参禅与念佛

FX 4年前 120 0

念佛的人。每每毁谤参禅。参禅的人。每每毁谤念佛。好像是死对头。必欲对方死而后快。这个是佛门最堪悲叹的恶现象。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净者。禅中之净。禅与净。本相辅而行。

虚云法师开示录-闰三月二十四日开示

虚云法师开示录-闰三月二十四日开示

FX 4年前 46 0

闰三月二十四日开示 这几天有几位同参道友,发心要把我说的话记录下来,我看这是无益之事。佛的经典,祖师的语录,其数无量,都没有人去看,把我这东扯西拉的话,流传出去,有什么用呢?佛教传入中国至今,流传经、律、论和注疏语录等典章为数不少,最早集成全藏,始于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命张...

我参加皈依佛教法会-运顿多吉白第五世嘎堵仁波且纪实

我参加皈依佛教法会-运顿多吉白第五世嘎堵仁波且纪实

FX 4年前 251 0

所谓的皈依即是指皈向依靠一拟学的对象,而今天的皈依是皈向佛教正谛三宝,即佛法僧,而非皈依于某师。如果有人说他是某仁波且、法王、尊者、法师的皈依弟子,这完全是罪恶之说,因为一切皈依的弟子皆是 普贤王如来多杰羌佛和 释迦牟尼佛的皈依弟子,或者是三世十方诸佛的皈依弟子,也可以说就是...

虚云法师开示录-六月初二日开示

虚云法师开示录-六月初二日开示

FX 4年前 66 0

看《楞严经》若不归宗,跑马看花,就不中用,要读到烂熟,就能以后文消前文,以前文贯后文,前后照应,则全经义理,了然在目,依经作观,自得受用。

虚云法师开示录-六道轮回、色界、欲界

虚云法师开示录-六道轮回、色界、欲界

FX 4年前 106 0

凡在三界之内,都要六道轮回,六道之中,分三善道,三恶道。天、人、阿修罗,是三善道;畜生、饿鬼、地狱,是三恶道。三界六道,身量寿命,长短不同。非非想处天,寿长八万大劫,还是免不了生死轮回。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我们打算出火宅,就要好好地修行。

虚云法师开示录-莫待老来方学道

虚云法师开示录-莫待老来方学道

FX 4年前 46 0

洞山问僧:“世间什么物最苦!”僧云:“地狱最苦!”山云:“不然,向此衣线下不明大事始是苦!”能明大事,即无地狱因;故地狱未为苦,而不了自心最为苦也。想明大事,就要努力精进,不要悠悠忽忽,兀兀度时。

虚云法师开示录-众生与佛的差别

虚云法师开示录-众生与佛的差别

FX 4年前 49 0

我们与佛有何分别呢!自己每天想想,佛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何以他那么尊贵,人人敬仰,我们则业识茫茫,作不得主,自己也不相信自己,怎能使人相信呢?我们与佛不同,其中差别,就是我们一天所作所为,都是为自己,佛就不是这样。

虚云法师开示录-老实修行

虚云法师开示录-老实修行

FX 4年前 75 0

参禅要参死话头,古人说:“老实修行,接引当前秀”,老实修行,就是参死话头,抱定一句“念佛是谁”作为根据,勿弄巧妙,巧妙抵不住无常。

虚云法师开示录-心不被境转,修行就不错过时光了

虚云法师开示录-心不被境转,修行就不错过时光了

FX 4年前 80 0

时间长短唯心所造!只要能定慧圆融,二谛融通,深入三味,一念无生,则见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行住坐卧,不要心外见法,每天不被境转,任你暑去寒来,与我不相干。如如不动,念念无生,这就不被境转,修行就不错过时光了。

虚云法师开示录-四月初九日开示

虚云法师开示录-四月初九日开示

FX 4年前 13 0

达摩祖师曰:“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行解相应就是说得到行得到。古人有说得到行不到的,亦有行得到说不到的。说属于般若慧解,行属于实相理体,二者圆融无碍,就是行说俱到。

虚云法师开示录-降伏其心

虚云法师开示录-降伏其心

FX 4年前 234 0

四月初三日开示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一大藏教人只说此心。世尊夜睹明星,豁然大悟...

虚云法师开示录-众生的习气

虚云法师开示录-众生的习气

FX 4年前 49 0

讲起办道,诸佛菩萨只叫除习气,有习气就是众生,无习气就是圣贤。圣贤的妙用,识得则烦恼是菩提,识不得则菩提成烦恼。烦恼与菩提,如反掌覆掌。这些话说是容易,行就为难。所以鸟窠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个字,“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

莲花生大师本生传

莲花生大师本生传

FX 4年前 825 0

《莲花生大师本生传》作为《莲花生大师传》的一种版本,介绍了莲花生大师故事的梗概,以其内容集中,故事生动而在藏族文化史上占有独物的地位,并在国内外读者中获得很高的评价。《莲花生大师传》是自古以来在藏族群众中代代传诵。

虚云法师开示录-六月二十三日开示

虚云法师开示录-六月二十三日开示

FX 4年前 33 0

若真正为求了生脱死而办道,能把自身看轻,了身如幻,一切事情看得开,不被境转,办道就容易。人没有不想学好,谁也想成圣贤,谁都怕入地狱,但想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

虚云法师开示录-四月十一日开示

虚云法师开示录-四月十一日开示

FX 4年前 26 0

要想不被境转,就要用功,动静无心,凡圣情忘,则何净秽之有?知道一切唯心造,见物便见心的道理,举止动念就有下手处,有着落了。若净秽凡圣心不忘,就把本来处处是道场,变成处处是障碍了。

虚云法师开示录-戒律的重要性

虚云法师开示录-戒律的重要性

FX 4年前 61 0

戒律虽有大小性遮之分,皆要丝毫不犯,持戒清净如满月,实不容易,不可不小心。受佛戒,是难得希有之事,所以受戒后,要谨慎护戒,宁可有戒而死,不可无戒而生。

佛弟子访谈(七十七)「H.H.第三世多杰羌佛日」的由来及南无羌佛所获得的更多伟大的殊荣

佛弟子访谈(七十七)「H.H.第三世多杰羌佛日」的由来及南无羌佛所获得的更多伟大的殊荣

FX 2年前 654 0

若慧孺尊分享一月十九日「H.H.第三世多杰羌佛日」的由来。 若慧孺尊分享,南无羌佛以智慧、慈悲和实践和平的决心,对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获颁 2010 年世界和平奖元首级最高荣誉奖;及各项国际性的伟大殊荣。 若慧孺尊分享,美国参议院通过 614 号决议,正式用“H.H.”His Hol...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