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草”们,你是为了生脱死来学佛吗? 3
一般的众生,根本没有根器和福报了解其中的因缘,理解不了甚深的法义,却自以为是地以凡夫心思揣度圣者的境界,从而造下种种谤佛、谤法的无间罪业!
一般的众生,根本没有根器和福报了解其中的因缘,理解不了甚深的法义,却自以为是地以凡夫心思揣度圣者的境界,从而造下种种谤佛、谤法的无间罪业!
在社会上,我们时常看到一些自以为聪明的人,他们以为在背后诽谤别人,别人不会知道,其实哪会不知道呢?......
若不是学佛,我可能还是从前那个“怨妇”,为一点小事就愁眉苦脸,浑身散发负能量和坏情绪。现在,放下了我执,有了解脱生死的大目标,我的人生有了新航线和指明灯,心境相比之前更宽阔了,生活的意义也变得更加深远。
我有一个最坏的习惯,就是爱打麻将,白天玩、黑天玩。什麽活都可以放一放,只有打麻将不能耽误,刷碗、洗衣抽空再干,家里扔的是一团糟......
心安,福田,我心中温馨的大家庭。融入您的怀抱,沐浴在纯正无偏的佛法中。从此,内心敞亮,人生不再迷茫。
这些人知道对外人发脾气可能会失去利益,或名誉受损或受到伤害,所以会隐蔽内心真实想法而虚假地忍辱负重,维系表面和乐融融。而对家人就没有任何顾忌,觉得没有多大损伤。
尊重,看似简单,实则深厚;看似轻如鸿毛,实则重如泰山。尊重他人,是一种修养,被人尊重,是一份肯定。 生活中,我们渴望他人的关注与尊重,但如何获得尊重?很多人不知如何做,有些人还不得其法走入了误区。
在 Y 小的时候他父亲就经常言传身教,教育 Y 要如何取巧才能取得人家的信任,如何才能利用人家心甘情愿为自己办事干活等等......
我们常因为自己的亲友不肯学佛而感到难过,除了亲友多生累劫的恶业因缘作祟外,我们也应该仔细想想,自己的行持是否确守了佛弟子的原则呢?
众生之间围绕着报恩报怨、讨债还债等种种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造成种种恩怨情愁的困扰......
“我若得度,必来度你。”世上还有什么承诺比这句话更为情深?“执子之手,与之偕老”这八个字不过是一生的诺言,仿佛万劫之中某世不曾经间随风飘过的枯叶。世上,有多少人真正懂得万法无常?从而发心求生去那个恒常的佛土世界?
家,乃众人心灵之栖息处,乃温暖之港湾,乃爱之源泉,家庭和睦实乃关键。
当父母老了,请你一定要记着,要像他们爱你一样去爱他们。请好好对自己的父母,不要做会让自己后悔的事,不要等到他们不在了,才懂得珍惜。
小时候,我们喜欢和爸爸妈妈玩......长大后,我们就离开他们,只在需要什么东西或者遇到麻烦的时候,才回到他们身边。人生确实如此,请朋友们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
世俗上的孝敬,端茶送饭嘘寒送暖,物质上的奉养,精神上的关心,使父母以子为荣光彩愉悦。那什么才是作为一名佛弟子,对父母最大的孝敬?
信仰不止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力量。他的光芒能照亮黑暗的心灵,让我们能永远不会迷失方向。信仰能守护我们的心灵不受外界的侵扰,给我们的内心带来平静和安宁。信仰能使我们看清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指引我们航向成功的彼岸。
在佛教的深邃智慧中,了生脱死是每一个真正学佛修行者所追求的目标。然而,我们的行为究竟能否牵引我们去到这一解脱的彼岸,唯有自己内心最为明了。
鉴别是圣者还是凡夫,就要鉴别他的量资。只有依于佛陀的教法去辨别,我们才不会错认凡夫为圣者,找到真正具足德量的圣德,今生成就解脱、出离轮回才会有保障。
虽然我是一个没有好好珍惜佛陀住世的混蛋,但我是一个认真寻求佛法的人,不是随波逐流轻信愚信的人,相信太多的人都是这样,都是佛陀的教言和自我亲眼所见,亲身所历的一切让我们坚信佛陀就是佛陀......
我是第一次参加观世音菩萨大悲心加持法会,以下是我在法会现场亲身的体验,佛法真是太神奇、太伟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