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粒黄粟的供养

十粒黄粟的供养

WM 佛教故事 3个月前 63 0

她把那粗布捆好,从远处投进僧房,并亲手把那十粒黄粟放在寺院的饭桶里。同时默默地祈求和回向......

命理大师被善行富豪折服,拒看风水,究竟发生了何事?

命理大师被善行富豪折服,拒看风水,究竟发生了何事? 3

FX 学佛受用 3个月前 31 0

一位富豪买了块地,修了别墅,他听了朋友劝就找个风水先生看看,以免犯煞。富豪从高铁站接到大师宴请后,富豪开车载着大师前往住宅,这一路上所表现的品行,大师折服的说:“送我回高铁站吧,这房子的风水我不看了,先生有您在的地方,都是风水吉地……。”

现代版“袁了凡”,我在学佛中破了大师“神算”

现代版“袁了凡”,我在学佛中破了大师“神算” 3

WM 学佛受用 3个月前 36 0

在我人生最黑暗的日子里,我遇到了一位宛如“世外高人”的算命先生,在他精确算出我过去的学业、家庭、财运等命理后,未来 5 年的运程,竟也一一应验。而正当我的企业面临破产边缘时,我并没有因为算命预言而气馁,放弃,我通过学习真正的佛法,广种善因,很快就打破了“世外高人”的“神算预言”,实现...

从“朝闻道夕死可矣”看儒、释、道关于“闻道”“证道”的差异 4

从“朝闻道夕死可矣”看儒、释、道关于“闻道”“证道”的差异 从“朝闻道夕死可矣”看儒、释、道关于“闻道”“证道”的差异 从“朝闻道夕死可矣”看儒、释、道关于“闻道”“证道”的差异 从“朝闻道夕死可矣”看儒、释、道关于“闻道”“证道”的差异

“朝闻道夕死可矣”语出《论语》(里仁第四)。“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即,早上听了圣人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了无遗憾。后人常用这句话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也用以警醒那些在滚滚红尘中追逐物欲、精神空虚如行尸走肉般的人,必须要追求真理积极向道以提升人格情操。

FX 学佛受用 3个月前 110 0

梅艳芳、张学友都在学佛,为何命运迥异? 4

梅艳芳、张学友都在学佛,为何命运迥异? 梅艳芳、张学友都在学佛,为何命运迥异? 梅艳芳、张学友都在学佛,为何命运迥异? 梅艳芳、张学友都在学佛,为何命运迥异?

想起 16 年前梅艳芳最后的那一场演唱会,当时歌神张学友突然出现与梅艳芳合唱,送去最后的《祝福》。谁都无法预料,张学友的那首《祝福》没有能留住梅艳芳无常的脚步,这首《祝福》宛如《送别》一般令人心碎。那场晚会后,没多久,梅艳芳走了......

WM 学佛受用 3个月前 175 0
百年尚且三万六千五百天,我还剩多少天?

百年尚且三万六千五百天,我还剩多少天? 2

FX 学佛受用 3个月前 50 0

不知几时,岁月已在脸上犁出一条条皱纹,每一条仿佛述说着沧桑变化。已年过半百的我,忙碌生活在各种尘世俗务的压力下。一晃,孙子都绕膝了。光阴都去哪了?劳苦奔波、耗尽一生究竟为什么?奋斗拼搏却所求未能如愿,又是为什么?这些解不开的问题令我满怀惆怅——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天道》男主角丁元英说了一句佛门外行话

《天道》男主角丁元英说了一句佛门外行话 3

WM 学佛受用 3个月前 63 0

《天道》最近又开始热播,并被奉为国产剧巅峰之作。剧中,被称为鬼才的男主角丁元英,在女友小丹殉职后,对着照片说: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丫头,不简单啊。这句话本身没毛病,但用在小丹身上就错了。跟丁元英五台山问道时的侃侃而谈,不在一个水平上。丁元英显然说了一句佛门外行话.......

【佛门观察】学佛者如何鉴别外道和邪教

【佛门观察】学佛者如何鉴别外道和邪教 2

FX 佛门观察 3个月前 111 0

什么叫外道?佛教以外的道,以外的教,不是佛教以内的,就叫外道。但是佛教学佛人是不是只要成了佛教徒了,就不是外道了呢?不是!完全不是这样。成了佛教徒还要看你的知见,你所行持的是不是外道,你的知见是外道见,那也就是外道,所以关于外道内道这个问题,在见上非常的重要。

《妈阁是座城》:男人赌钱,女人赌情,只为一个字 5

《妈阁是座城》:男人赌钱,女人赌情,只为一个字 《妈阁是座城》:男人赌钱,女人赌情,只为一个字 《妈阁是座城》:男人赌钱,女人赌情,只为一个字 《妈阁是座城》:男人赌钱,女人赌情,只为一个字

《妈阁是座城》这部影片把澳门赌场的风云,通过三个男赌徒和一个女叠码人的故事演绎出来,再现了赌场的繁华与喧嚣,人性的贪婪与丑陋。无怪乎,佛教教义说“贪、嗔、痴”是三毒、三火、三垢。世人贪婪心增盛时,心智会被蒙蔽,再加上嗔恚、愚痴执着,造作种种黑业,辗转轮回苦海。

WM 学佛受用 3个月前 31 0

《千与千寻》之思考:一颗未被世俗污染的初心 4

《千与千寻》之思考:一颗未被世俗污染的初心 《千与千寻》之思考:一颗未被世俗污染的初心 《千与千寻》之思考:一颗未被世俗污染的初心 《千与千寻》之思考:一颗未被世俗污染的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多为勉励自己或提醒他人不要忘记最初时候的发心,我们要保持善良、真诚、进取、宽容等美好品质,做人做事持之以恒,方能取得成功。我从电影《千与千寻》里,也看到了这层隐含的深意。

WM 学佛受用 4个月前 45 0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
×